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邯郸干群恳谈例会制助力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7:51 河北日报

  两年来,5408个村通过干群恳谈例会解决问题两万余件

  本报讯(通讯员王金晓记者苏励)“干群恳谈会谈拢了干群心,大家齐上阵修好了田间路,俺们能顺顺当当地收麦子了。”6月中旬,在馆陶县东朱庄村,村民秦庆俊高兴地告诉笔者,十几天前,由于接连降雨,该村田间道路泥泞难行,给即将开始的“三夏”生产带来不便。村党支部按惯例马上召开干群恳谈会,商量解决办法。不出3天,近2000米的田间道
路就全部整修好了。

  从2004年起,邯郸市在全市农村普遍推行了这种干群恳谈例会,其主要做法是:由包村乡镇干部到村主持,村党支部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交流恳谈,共同商议解决办法。例会的召开没有固定时间,一般每月不少于一次。

  “有什么事,与干部一起说一说、谈一谈,疙瘩解开了,事情好办了。”在临漳县协王村,许多村民对恳谈会这种形式赞不绝口。去年,该村计划修一条长1200米的街道,需投资14万元。起初,村班子制定了集资方案,因部分村民不理解而“搁浅”。村支部及时将集资修路作为“一号议题”提交恳谈会讨论,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最后村里根据村民意见制定了新的筹资方案,结果,仅两天款项便全部到位。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仁理深有感触地说:"恳谈会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既是沟通的桥,更是贴心的桥。"

  面对面的干群恳谈例会,不但真正开成了农民的"办事会",而且促使乡村干部工作由"被动适应"向"主动适应"转变,由"应急解决"向"经常解决"转变,使许多问题解决在基层。磁县时村营村部分土地远离电线,渠水用不上,多年来存在浇地难,一直是靠天收,群众意见较大。党员群众代表与干部进行了恳谈,村支部书记苏保华按照大家的意见,多次跑电力部门商谈,多方筹措资金。干部群众苦干两个多月,架设了两台变压器,群众拍手叫好。

  为使干群恳谈例会制度真正收到实效,该市市委把这项制度列为考核县(市、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市、县级领导干部定期参加农村干群恳谈例会联系点制度。市委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坚持带头列席联系点的恳谈会,坚持经常到村了解落实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同时,该市大力整训乡、村干部队伍,提高基层党组织推行干群恳谈例会制度的能力。市委坚持每年倒排一定数量的农村后进党支部,通过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工作队进驻、县直部门分包等措施,帮助后进乡村建强班子、整顿队伍。截至目前,全市5408个村已通过这种形式解决问题两万余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