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赴哈犹太公墓寻根的犹太人感叹:“哈尔滨犹太公墓是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8:57 黑龙江日报

  文/摄 本报记者 彭 溢

  

赴哈犹太公墓寻根的犹太人感叹:“哈尔滨犹太公墓是奇迹”

  考夫曼在祖父母、母亲、姐姐的墓前献花。

  在哈尔滨皇山公墓中,有一座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人公墓。19日上午,伴着霏霏细雨,参加哈尔滨历史文化国际论坛的50余名犹太人来到这座墓地,以犹太人特有的方式祭奠在哈尔滨故去的先人。

  “我们家族的根在哈尔滨”

  雨中的墓地宁静而肃穆。走进犹太公墓,一座全新的犹太会堂展现在眼前,会堂左前方的花坛内立有犹太文化的标志———大卫星。在青松掩映下,600多座犹太人的墓碑整齐地排列着。以中友好协会会长考夫曼对墓地甚为熟悉,他首先带领大家来到犹太教精神领袖拉比的墓前,拿出《圣经》,用希伯来语轻声祈祷。

  而后,众人一起顺着甬道,来到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祖父的墓前,奥尔默特的兄长欧慕然怀着沉重的心情祈祷后,为祖父献上鲜花,并在墓前放上犹太人祭奠先人所用的小石块。欧慕然说:“我的家族曾经讨论过,是不是应该把我们祖父母的遗骨迁移到以色列来。2004年,我和奥尔默特来这里为祖父母扫墓,看到保存完好、修缮一新的祖父母墓碑,从心底里十分感动。于是我们一致的意见是应该理解他们正确选择了哈尔滨,尊重他们热爱中国和哈尔滨的感情,尊重他们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结下的不解之缘。我们家族的根在中国,在哈尔滨。”

  绵绵细雨中,带着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考夫曼疾步来到他祖父母、母亲、姐姐的墓前,一一献花。考夫曼的父母1912年由俄罗斯来到哈尔滨,到他本人1949年离开,考夫曼家族一直是哈尔滨犹太人社区的重要成员。现在,考夫曼的8位亲人都长眠在哈尔滨犹太公墓。

  “哈尔滨犹太公墓是奇迹”

  随后,来墓地的犹太人都各自寻找自己亲人的墓碑进行祭奠。考夫曼拿出他自己在此记载的600余位犹太人名录,和其他犹太人一起一一祭奠,其中有当年在哈犹太人的领袖,也有现在以色列将军的先人。

  每走一处,考夫曼都十分兴奋,他感慨道:“这里的变化简直不敢相信。”他说,1992年他第一次率中以友好协会代表团来时,这里是一片丛林,杂草丛生,有的墓碑已经破损,他和同伴按顺序将每个人的名字记下来,绘成图以便查找。2004年再来时,这里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状况,种植了草木,可以走到每个墓跟前祭扫。“此次来,看到所有墓碑都修缮一新,犹太风格的大门、新建的犹太会堂、大卫星,让人印象深刻。哈尔滨人为犹太人墓地所做的一切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的,这真是一个奇迹。”他说,哈尔滨犹太公墓还有两个奇迹,1958年至1963年,在哈尔滨市政府的帮助下,犹太人将分散在哈市各处的犹太人的墓迁到这里,是第一个奇迹;在文革期间很多中国人的墓地都受到破坏,而犹太公墓却被当时的工作人员尽力保留,基本未受到破坏,是第二个奇迹。

  回哈祭祖的犹太人增多

  墓地对犹太人来说是无比神圣的地方。“长眠在哈尔滨犹太公墓的先人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的心。”现居美国的犹太人塔玛拉说。

  据了解,哈尔滨犹太公墓,是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地遗存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繁衍生息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世界各地的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都视哈尔滨为第二故乡,对哈尔滨怀有深厚的感情。哈尔滨市已先后出资500余万元,对犹太公墓进行了四次修缮,日前,最后一次修缮刚刚完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原居哈尔滨的以色列、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地的犹太人及其子女、世界犹太学研究学者到墓地参谒,缅怀先人的丰功伟绩,评价文化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

   纪念碑记录以色列总理的感谢

  正对着犹太会堂的纪念碑上,记载着2004年6月25日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来犹太公墓为祖父母祭扫后,对哈尔滨人的感激之情:“感谢你们保护我们家族的过去,并且让过去曾是这个犹太社区一部分的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尊严,感受到他们受到的尊敬。这一切将永远使我们铭记,曾有很多的犹太人生活在这座城市———哈尔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