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响应三支一扶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9:43 北方经济报

  内蒙古: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下基层

  □文/本报记者王林喜实习记者傅华友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的大四毕业生陈思绮最近几天一直在忙着准备参加6月25日由内蒙古党委组织部、 人事厅、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牧
区从事支教、支农(支牧)、支医和扶贫工作(以下简称“三支 一扶”工作)的招募考试。

  政策出台如“雪中送炭”

  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每年将招聘 5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牧区从事支教、支农(支牧)、支医和扶贫工作。今年,全区将招募支教大学生155名,支农( 支牧)大学生125名,支医大学生163名,扶贫大学生57名。

  日前,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事考试中心了解到,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就有2077人通过网络进行了报名,目前 该部门正在对报名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核查。6月25号招募考试将在呼市、包头和通辽三地同时进行。7月5日前,自治 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将对考试成绩优异和体检合格的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查,最终确定“三支一扶”大学生名单。记者在采访 中很多毕业生都表示,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于很多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服务基层成就自我

  记者从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2006年全区33所高校的毕业生达到6.1万多人,比去年增加 2万人,其中本科生2.4万人,高职高专生3.6万人,研究生1500多人。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就业的市场空间 比较大,各盟市、旗县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很大。“三支一扶”政策是为了促进全区农村牧区基层教育、农牧业、卫生、扶贫 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 召,走进农村和乡镇企业,为基层贡献自己的火热青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非常重要。

  陈思绮告诉记者,对于很多像她一样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不理想,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三支一扶”下 基层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家乡的教育现状和实际情况比较了解。她相信自己下基 层之后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如果条件允许两年服务期满之后,她会选择继续留在基层工作。

  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服务基层

  记者在采访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的张颖时了解到,她最担心的是怕下基层后得不到当地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支持 和理解。对于补助和待遇问题她倒是不太在意,她认为在消费水平比较底的旗县每月有600元的生活补助,生活应该没有问 题。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王一箐更关注的是服务期满之后的优惠政策,因为她打算两年后选择考研。她希望到时候规定的优惠 政策都能够兑现。

  为了确保服务期间大学生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政府要切实维护大学生应有的权益。按照中央的 要求,自治区“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牧)、支医 和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该《方案》规定,“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每人每月将得到600元的生活补助和一定的交通补贴,还将为他 们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此外,各盟市、旗县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为“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其它福利待 遇。大学生的生活待遇所需经费,由自治区、盟市、旗县财政按照5:2:3的比例安排专项经费支付,并由旗县人事部门统 一管理、统一发放。2006年“三支一扶”工作经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全部负担。从2007年开始,按照分级负担比例, 由各级政府列入相应年度预算。“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关心爱护“三支一扶”大学生,建立 定期联系制度,深入了解他们上岗服务的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各旗县人事部门将会同有关部 门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管理和协调,同时负责“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年度考核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 格的,经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核,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享 受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依据。该《方案》规定,大学生服务期满之后,将能够享受到报考硕士研究生、党政机关

公务员考试成 绩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多达11项的优惠政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