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留住外来工,就是留住“衣食父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15:42 金羊网-羊城晚报

  长安善待60万外来工(中)3万本地人口的长安镇有55所中小学幼儿园,基本解决60万外来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本报记者 曾璇 黄熹 刘海陵

  “公平对待”———前不久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
这四个字被确立为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首要原则。

  此次到东莞长安镇采访,镇领导有两句话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

  “没有外来工,就没有长安的今天。”“几十万外来工,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60多万外来工,这一群体被视为长安须臾不可或缺的“衣食父母”!有了这样的认识,公平对待外来工,善待并留住外来工,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套话,而是一种必然而自觉的行动了。

  老板逃匿,欠薪由政府“兜底”

  就在进城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日益成为全国性的“老大难”问题的今天,长安人底气十足地说:农民工在长安都可以拿回被拖欠的工资!这是因为长安有五道“保险线”。

  所谓五道“保险线”,就是用“五级工资支付保障”保证工人工资能够顺利拿到手:老板不给业主给———业主不给村民小组给———村民小组不给社区居委会给———社区居委会不给镇政府给。一句话,老板逃匿,工人的欠薪由政府来“兜底”!

  有一次,某台商拖欠1000多名工人三个月工资后潜逃。工人们准备到镇政府游行示威,锦厦社区的书记、主任知道后,马上要求业主垫付180万元工资,先解工人们的燃眉之急;随后,社区组织工人们恢复生产,通过拍卖产品与设备,挽回了部分损失。

  老板逃匿,工人的欠薪由政府来“兜底”———这个长安的“土政策”,一方面是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长安各级领导对外来工权益的高度关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觉悟。

  保障和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制度体系的建设,长安已经作了近十年的积极探索,除了“五道保险线”,还有些也颇具“长安特色”。比如,建立企业工资监控体系,拖欠工资一个月的,警告;两个月的,亮红牌,清盘;三个月的,就要拍卖。再比如,早在1996年就先行一步,在全镇各村设立外来员工投诉站,后发展为劳动服务站。全镇80%以上的劳资纠纷在遍布各社区的14个服务站得到了解决。以锦厦社区为例,去年就成功解决103宗劳资纠纷,解决率达到90%以上,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

  让外来工评选员工满意企业

  长安现有2200多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如何引导这些企业尊重和善待员工呢?从1996年起,长安就独创了一套“秘笈”———开展员工满意企业评选活动,给员工以“话事权”,让员工不记名为企业打分。

  评选表一共列出八项标准,如工资是否按时发放、有无劳资纠纷或上访、企业工作生活环境等,首先由员工为企业打分;再由各社区外经办根据相关标准来评定;最后是镇联合劳动、社保、工会等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考评。八项标准,有一项不达标,就会落选。去年,2200多家企业参评,1380多家企业当选。当选企业都在大门口显眼位置挂上了“员工满意企业”的铜匾。据说,挂了这块匾,企业招工都格外顺利呢。

  主管此项工作的副镇长王志明介绍说,去年有30%的企业落选,没评上的企业,非常紧张,发奋努力,改善自身环境与条件,政府及社区也努力帮助落选企业整改。这样,评选活动的目的达到了,效果很好。

  为外来工服刑人员争权益

  当外来工权益受到侵害时,政府部门会不会歧视外来工、偏袒外商和老板呢?

  在长安镇劳动分局采访,记者听到这样几句话:“我们怎么忍心让外来工来长安流汗又流泪呢?”

  “宁可得罪老板,也要为外来工争权益。”

  在长安镇社保分局,记者又听到了一个依法维护监狱里的外来工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动人故事:

  去年的一天,长安镇社保分局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德监狱的信。信中,服刑人员贾某要求对其作工伤认定。一看邮戳,寄信日期离其工伤认定失效期限只剩一天!

  该局接到信后,没有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而是当作一宗重要的信访案件进行了处理。在工伤认定申请者缺位的情况下,该局监察股的工作人员先后完成了确认资格和调查取证等工作,认定其为因工受伤。

  原来,贾某曾服务于长安霄边某公司,他曾是一名优秀的电子维修员,获得过全国电子比赛奖项。因工受伤后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经济赔偿,他非法截留公司的货款以示报复,最终被判刑二年。

  贾某在狱中收到《工伤认定书》时百感交集,当即给长安镇社保分局写来了感谢信。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社保分局的工作人员都还没见过贾某本人,可已与他通信超过七次了……对于贾某,出狱后,他可能重新做人,也可能自暴自弃,而这份工伤认定书应该会成为他命运转折的关键,让他感觉到自己并未被社会放弃。

  点点滴滴体现尊重与善待

  在长安采访,记者在街头发现了一幅很特别的标语:“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创业故乡;外来青年,本地青年,都是有为青年。”标语里写的,字字都是对外来工的充分尊重。

  尊重外来工,就是这样体现在点点滴滴。

  1996年至今,逢节假日,镇里都会请各省驻东莞办事处的干部到长安开座谈会,请他们代表家乡父老在电视上向在长安的打工者拜年。

  “十佳外地青年”的评选,更是持续了十多年,评上的外地青年,不但给他们奖金、荣誉,逢年过节还组织聚会。

  有一个数据,可以看出长安对外来人口的看重:仅三万多本地户籍人口的长安,拥有7所中学、22所小学、26所幼儿园,其中民办学校在校学生2.8万人,全部是外来工子弟,是公办学校学生的三倍;公办学校里,本地生与外地生的比例基本持平。外来工子弟的读书问题已基本解决。“如果只是为了我们本地人,根本不需要建那么多学校。”镇科教卫办公室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教育质量最好的小学———省一级学校长安一小,本地生290人,外地生则达584人;学生数量最多的民办学校振安小学,则拥有2900多外地生。

  镇长梁荣业,这几年每到春节前总要带队去慰问工伤住院的外来工,目睹过许多受工伤的工人手捧500元政府慰问金泪流满面的情形,他深有感慨地说,不要小看一次小小的慰问,这可是一次情感的沟通与融合。

  无数次的情感沟通与融合之后,3万多常住人口的长安,很好地留住了他们的“衣食父母”———60多万外来工。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