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企业周刊]广东强化环保新思路和新举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0:1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珠三角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压力。随着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大量企业外迁,接纳这些产业的地区应考虑如何避免再度发生环境污染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统计显示,近年来包括8个城市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以占全国0.43%的土地和1.8%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8%的国内生产总值。

  然而,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珠三角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压力。调查显示,广东省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国的4倍、日本的5倍。特别是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两大指标,“十五”末期比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分别高出了24%和62%。

  经济在腾飞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展?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环保会议上,广东强化环保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环保现状堪忧

  6月12日,在广东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省长黄华华指出,尽管近年来广东在环保上成绩显著,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黄华华指出,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如果想实现“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至少要再使用相当深圳、珠海、东莞三市面积总计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当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将达到4亿吨标准煤,“这显然难以为继”。

  环保如果跟不上,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

  专家指出,历史因素形成的产业结构,是珠三角地区环境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发展起源于“三来一补”产业,劳动密集、污染严重的电镀、印染、制鞋等行业就占了相当大比重。

  据环保部门介绍,未来数年内的环境治理计划将直接影响到广东全省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石油和化工企业260多家,年排放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企业6000多家。广东正视这些现实,采取积极措施。

  最近,国家和广东省两级环保部门日前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查获东莞市一家偷排污水并且谎报、瞒报废水排放情况的香港上市公司所属企业。这家名为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曾经获得过“国内企业500强”等诸多荣誉,但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这家企业竟置周边环境不断恶化于不顾,私设了两条管道大肆偷排污水。

  “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

  此次召开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广东省“十一五”时期环保工作目标:力争到2010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全省生态与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珠三角地级以上市基本上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山区、粤东和粤西地区生态保持良好,50%的地级以上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13%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比2005年降低15%。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地方政府要对环境质量负总责,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办发【2003】6号)》,会议明确提出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切实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监督检查,有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环保责任考核机制;加大投入,完善环保投入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健全环境污染事故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此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曾在去年提出“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的制度,即采用绿色经济核算方法,从组织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工作。把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污染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变化、公众满意程度等4项环境保护的指标,列入各级地方政府干部的考核体系。

  “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的新的政绩观凸现,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地方行政长官片面追求GDP增长,不注重环境指标的现象。意味着把环境质量的恶化问题与官员的“帽子”和“权力”挂起钩来,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产业转移需环保跟进

  以加工制造业闻名的珠三角,在来自成本和环境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之下,已吹响了产业大转移的号角。

  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第三届泛珠三角经济区(9+2)社会科学院科研协作会议”达成的“昆明共识”中,与会专家建议,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可向泛珠各省转移传统产业。

  “泛珠三角区域中,港澳及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由于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到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资本容易向外扩张,到云南、贵州等相对欠缺地区去获得最大的回报。”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康云海说,“包括云南在内的泛珠各省要利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调整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移,污染不能一起转移。相反,产业转移,环保跟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成建三分析说,随着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珠三角大量企业外迁,接纳这些产业的偏远地区和山区应考虑如何避免再度发生环境污染问题。

  今年4月,广东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详细规定。在6月前,广东省环保局还就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下发文件,同时要求严防污染向农村转移。广东省领导在环保会议上也强调,目前广东需要严防污染从珠三角“向山区转移”。

  广东采取了建立“转移工业园区”方式,即珠三角城市和其他地区一一签定协议,将部分产业集中调整到规划好的园区中,一些城市还建立起了环保淘汰机制。从去年开始,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也着手建立起了环保淘汰机制。这些地区将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工作重点,直接影响了当地化工、电镀、制革、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的生存空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