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小晶:一定要治理好西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1:21 东南快报

  “政府要采取各种办法,一定要把它治理好。”在昨日的2006年的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黄小晶省长用了一连串的语气词,对“西湖治理”提出了迫切希望。

  这是自从2001年西湖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后,450亩的西湖的水质问题再次引起了福建省省长的高度重视。

  

黄小晶:一定要治理好西湖

  缘起

  一份环境状况公报

  “西湖治理”再次被省长提起,缘起2005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

  本月3日,福建省环保局发布了2005年度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在各主要流域水环境质量都有所改善的情况下,福州西湖的水质由于总氮超标,被公报确认为劣V类水质。(本报曾作相关报道)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从2002年6月起,国家重新修订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内湖泊、水库的“总氮”指标提高了限值要求,以此来控制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

  “总氮”指标是指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在新《标准》中,只要水质指标当中有一项达不到五类,整体水质就将被判为劣五类。而福州西湖的水质就是因为“总氮”值没有达到五类水的要求,而被列入劣五类水质。

  对于西湖水总氮值没有达标的原因,福州西湖公园管理处的相关人士表示,可能主要还是因为截污不彻底,西湖上游河段铜盘河和屏西河周边的生活污水直接往西湖排入。

  

黄小晶:一定要治理好西湖

  (图)铜盘河的水与屏西河的水汇集后一同流入西湖,沿岸的生活污水也随之被带进了西湖

  探究

  铜盘河屏西河是主污染源

  西湖公园管理处的相关负责告诉记者,政府在2001年投入了2000多万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

  整治工作除了抽干西湖的水,对湖底的淤泥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疏,还在西湖的北侧修建了一个6000多平方米的挡污池,以阻挡从上游主要是铜盘河、屏西河流入的污泥。

  2001年整治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对排入西湖的污水管进行截污。

  该人士告诉记者,当时主要是对西湖东、西、南侧的梅峰河,以及总院、北大路附近的生活区的排污管进行了截污。

  而位于西湖北侧的铜盘河由于当时的房地产开发还不是十分充分,排入西湖的污水有限,再加上当时在2000年的时候,已经实行了大腹山的引水冲污工程。

  铜盘河、屏西河的水经过引水冲污工程的闽江水稀释后,注入西湖的还是比较干净的。

  但这几年铜盘河、屏西河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加速,居民增多,直接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污水。以至于“养虎为患”,现在留下了铜盘河、屏西河这两个河为西湖现在最大的污染源。

  现场调查

  屏西河铜盘河又黄又臭

  西湖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湖只有一个进水口——位于铜盘河与屏西河的交接处,所以,这两条河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西湖水质。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西湖这个唯一的进水口。在左海社区铜盘河与屏西河的交汇处,记者见到这两条河的河水均呈黄色。附近一居民告诉记者,这两条河的河水平时都很浑浊,很臭。站在河边,记者可以明显地闻到一股刺鼻的腥味。

  据左海社区的一保安介绍,下午这个时候会好一点,如果没有排水冲污时,这里的味道会更重。因为他每天工作的单位——治安岗就在河边。所以他特别了解这里的水质。

  在西湖入口处设置的垃圾拦护网上,记者随处望去都是菜叶、塑料袋、饮料盒等垃圾。而这拦护网实际上每天都要清理一次。

  顺着屏西河往上走,30多米处,很清楚的就可以看到河边堤岸处一股乳白色的水正往河里排。

  住在沿河的几位居民无奈地向记者表示,没办法,不往这里倒,就没地方倒生活用水。

  现行措施

  西湖2—3天换一次水

  福州西湖公园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西湖水质是劣五类,但与2001年整治前相比,还是好了很多。2001年前,每到夏天,西湖的湖面就会浮起一层黑色的漂浮物,而且湖水还会发臭。

  现在自从实行了引水冲污工程后,上游的水以每秒8—12立方米的流量冲入西湖。西湖的水深为1.7米,湖泊面积达450亩。以这个容量来计算,实际上平均2—3天西湖就会换一次水。

  据了解,福州市政府每年都投入40多万元,用于西湖的淤泥整治。但在铜盘河、屏东河等上游河道的影响下,在2005年的环境公报中,西湖还是被列为了劣五类水质。

  专家

  淤泥导致湖水总氮标准偏高

  面对这种情况,在昨天的环保会议上,省长黄小晶向福州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意见,要求他们对西湖的整治编制一个整治规划,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先截污,然后再冲淤,最后采用生物技术,彻底根治西湖的水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郑达贤告诉记者,常年困扰西湖的水质问题,除了一个截污,很重要的就是进入西湖的淤泥。

  因为淤泥始终都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让湖水富氧化的化学物质,因此今后治理的重点还是应该考虑对湖底淤泥的整治。

  而郑教授的这种担忧,从西湖有史以来的整治上也可窥见一斑。

  □相关链接

  西湖建国以来3次大整治

  1985年

  福州市实施整治西湖工程,历时8个月,清淤18万立方米,投入义工40万人次,使西湖园容园貌焕然一新。

  这次整治是将西湖的水抽干,重点的工作在于清淤。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淤泥还主要是依靠人工挖掘。

  1995年

  因为受到淤泥的困扰,福州市又一次投入资金,对西湖的淤泥进行清除。于10年前相比,这次的清淤工作并没有将西湖的水抽干。而且采用挖泥船的方式进行清淤。

  2001年

  时隔6年后,福州市再次大规模整治西湖。不过这次在清淤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截污,修建挡污池等工作。

  从此西湖再未大规模整治过。

本报记者 黄欣达 韩娜 陈洪亮 通讯员 林忠/文 吴爱兰/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