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见证,以它的清晰“年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09:24 解放日报

  

见证,以它的清晰“年轮”

  新媒介的衍生将迫使电视剧模式发生变化,中国电视人需要思考如何应对。图为6月18日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上,一位参观者通过触摸屏体验互动电视娱乐节目。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今夜,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即将闭幕。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电视节,从1986年的雏凤新啼,到今天,已然走过了20年。

  20年,她以她每一届的清晰“年轮”,见证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之关键,壮阔波澜……

  曾经,那一口“菜饼子”

  显然,20年不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全部。

  上海南京路,人群熙攘。“知道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什么吗?”面对随机采访的问题,几乎所有被问到的人,表情一致:疑惑。

  偶尔,有一两个人突然兴奋起来,说:“我知道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尽管中国电影比中国电视的起步足足早了半个世纪,但今年101岁的《定军山》依然有胶片记录的原始影像,可是,因为早期电视播出的技术局限,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的影像资料根本无法记录下来。

  所以,在普通人群中很难得到答案。现在可以确定的是,1958年的6月15日,就在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央视前身)实验广播的一个半月后,第一部“中国制造”的电视剧完成了从拍摄到播出的全过程。

  “中国的电视剧是从单本片时代开始的。”几天前,曾执导过《雍正王朝》、《乔家大院》的著名导演胡玫女士如是说。

  所谓单本片,就是不分集、一次性讲述完整故事的电视剧,有点类似现在的电视电影。而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第一部”,那部名为《一口菜饼子》的黑白电视剧,全长仅20分钟。

  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一口菜饼子》,讲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位承受生活重压的母亲,为救女儿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在旧社会的饥寒交迫中。

  可惜的是,受当时直播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部具有中国“开山之作”意义的电视剧最终没有保存下来。

  昨天,那一台黑白“9英寸”

  用今天的眼光看,《一口菜饼子》的故事实在太短,内容比较单调,形式也像舞台剧直播。但是无论如何,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步已经算大胆迈了出去。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沈爱国教授认为:“国产电视剧的真正发展主要还是改革开放后。毕竟电视剧的观众要受到有无电视机这一媒介的客观限制。而改革开放前,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都还没有买电视机的经济能力。”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许多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至今记忆犹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被摆放在家中最显眼处,上面通常罩着一块由女主人精心编织或缝纫过的罩布。

  中国电视剧发展犹如大步流星,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的9集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成为中国首部电视连续剧。次年,连续剧《虾球传》红遍大江南北。随后,《蹉跎岁月》、《四世同堂》、《末代皇帝》、《便衣警察》、《乌龙山剿匪记》、《红楼梦》、《西游记》,部部都引起轰动。

  一位老观众告诉记者:“1990年,《渴望》播出,那年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但那种赶回家去看、次日办公室热议的盛况却是真真切切的。后来的《围城》、《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也差不多。”

  而长篇室内剧《渴望》,也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长篇电视情节剧的历史,随后出现了《爱你没商量》、《皇城根儿》、《京都纪事》、《我爱我家》,直到后来的《东边日出西边雨》、《英雄无悔》、《儿女情长》。

  苏醒,四合院里的《京都纪事》

  其实,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轨迹,不可能只是简单地按照“由短变长”的单一路线图前进。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电视剧必须回归成为商品属性,而不仅仅是供人观看的影像制品。

  著名导演尤小刚说:“电视剧,首先是商品。商品要有人想买,而电视剧也要有人想看。”

  在中国,首先叩开电视剧市场之门的人,正是尤小刚。1992年,他在北京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并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

  该剧促使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作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剧,不但结束了原先在各电视台之间存在的节目互换,也就是以物易物的计划经济交换模式,也促使后来国产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分离,及中国电视剧买卖市场的最终形成。

  《京都纪事》在投入产出上的成功,把一个道理昭告于天下:电视剧不仅能赚“眼球”,而且还能赚钱。其后,许多影视公司平地而起,各类资金进军电视业,中国的电视剧产业呈现蓬勃之势。

  不单在国内,国产剧也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即便是以韩剧拥有绝对优势的韩国,今天也开始播出中国的电视剧。韩国著名的文化放送公司MBC社长崔文洵说:“中国电视剧《成吉思汗》是在韩国的黄金时段播出,此前韩国从没有在黄金时段播过国外电视剧。”

  仿佛应了一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05年,一向拥有演员优势、但以演出话剧为主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也终于没有“耐住”寂寞,欲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杯羹,开始制作第一部电视剧、反特题材的《密令1949》。

  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作为首部作品,国话院院长赵有亮这样解释:“我们的创作要求是艺术性与商业性兼顾,而反特题材无疑比较具有市场潜力。”

  今天,不再只是“电视”剧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剧的竞争市场,随着新元素的加入,变得愈加微妙和复杂。

  这个新加入的元素,就是近两年的热点词语:新媒体。而新媒体衍生到电视剧领域之后,就是手机剧、网络剧、互动剧等新型电视剧种类的出现。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说:“数字和IP技术带来了新媒体丰富的互动特征,极大地释放了受众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扩充了他们的节目需求量,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消费创造出更多的新商业模式。”

  其中当然包括电视剧模式的改变。这也意味着,传统所谓的电视剧将不再只是单纯地用于在“电视”媒介上播放的“电视剧”。

  让我们把画面再次切回到“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面对着今天日新月异、多得叫不上名的摄录设备,再回头看《一口菜饼子》的拍摄播出,几乎令人不可思议。而文字资料则清楚地记录了当时拍摄的全过程:“两间普通办公室稍加改装建成的临时演播室里,只有一个破窝棚和几件简单用品作布景和道具,灯光、音响设备都是因陋就简架设的。”

  “开演的信号一发出,所有在场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工作。三台台式摄像机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变焦镜头。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事先设计好的镜头顺序,摄像员分批拉着机器在有限的场地里不停地移动位置。既要赶时间,又不能互相妨碍,还要根据镜别不时更换镜头。”

  “因为是现场直播,播出中的任何一点差错、场内的任何一点杂音,都会影响全剧的观看效果。全体工作人员屏声敛气,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直至顺利结束。”

  而今天,科技带来的改变是如此巨大。因电视而生的电视剧,也正随着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客观改变而改变。

  遥想1958年那个在中国第一次搭建、孤零零的电视发射塔,如今早被卫星直播、有线电视联网、光缆传输等“忘”在了脑后;而记忆中那个9英寸黑白电视机,也已似在瞬间变成了客厅墙面上挂着的液晶电视机。

  《电视与社会》的作者阿伯克龙比说:“可以肯定,当观众不再‘仰视’电视机时,电视节目必将改变。”

  那么,也可以肯定,数字时代的到来,作为电视节目主体之一的中国电视剧,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改变。国内著名制片人贺子壮说:“这种改变,将包括微观的形式、体裁、手段,乃至宏观的竞争市场。”

  明天,需要今天的反思

  美丽的明日蓝图,谁都可以想象。

  但需指出的是,所有电视人都应正视今天已然出现的尴尬。

  尴尬来自于“量”的悖论:一方面,2005年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经达到12000集,但有限的频道资源根本无法消耗掉这么多的电视剧;另一方面,不是粗制滥造、真正满足频道黄金档收视要求的电视剧数量,远远不足。

  金盾信通影视文化公司总经理马珂认为,电视剧的年产量必须降低。而且降低并非坏事,要把多出来的精力和成本,投入到具有题材和策划优势的好本子上。这不仅有利于打造精品电视剧,而且“精品”还能卖“好价”,反而能给制片方带来更大的效益。

  尴尬更来自于“质”的同质:首当其冲的便是电视剧播出方的同质化竞争。本届电视节上公布的2002年至2006年5月的尼尔森调查数据表明,尽管中国电视剧生产量和播出量激增,但全国观众对电视剧的收视比重却大幅下降。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播出的电视剧题材相似、内容重复,造成观众的“厌看”情绪。

  “同质”化问题也来自于电视剧的生产方。上海三九文化影视传播公司总经理杨玉冰指出,电视剧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一部剧火了,无数的资金盲目跟风,投入了这一类型剧的再生产。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的电视剧“同质化”,也如一把利刃插入了中国电视剧有机的整体创作。近年来,古装、青春片当道的国内电视剧市场,鲜有如《小龙人》、《好爸爸、坏爸爸》这样的儿童剧佳作问世,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对此,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前厂长、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女士认为:“中国并不缺乏优秀儿童剧的制作能力,问题也在于制播双方对该类题材市场的担忧。”

  如果说,对中国电视剧昨天的回忆是甜蜜而愉快的,那么对于今天的正视和反思,也无疑是对中国电视剧明天的美好希望所在。

  本报见习记者 李君娜 韩璟

  

见证,以它的清晰“年轮”

  新媒介的衍生将迫使电视剧模式发生变化,中国电视人需要思考如何应对。图为6月18日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上,一位参观者通过触摸屏体验互动电视娱乐节目。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今夜,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即将闭幕。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电视节,从1986年的雏凤新啼,到今天,已然走过了20年。

  20年,她以她每一届的清晰“年轮”,见证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之关键,壮阔波澜……

  曾经,那一口“菜饼子”

  显然,20年不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全部。

  上海南京路,人群熙攘。“知道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什么吗?”面对随机采访的问题,几乎所有被问到的人,表情一致:疑惑。

  偶尔,有一两个人突然兴奋起来,说:“我知道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尽管中国电影比中国电视的起步足足早了半个世纪,但今年101岁的《定军山》依然有胶片记录的原始影像,可是,因为早期电视播出的技术局限,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的影像资料根本无法记录下来。

  所以,在普通人群中很难得到答案。现在可以确定的是,1958年的6月15日,就在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央视前身)实验广播的一个半月后,第一部“中国制造”的电视剧完成了从拍摄到播出的全过程。

  “中国的电视剧是从单本片时代开始的。”几天前,曾执导过《雍正王朝》、《乔家大院》的著名导演胡玫女士如是说。

  所谓单本片,就是不分集、一次性讲述完整故事的电视剧,有点类似现在的电视电影。而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第一部”,那部名为《一口菜饼子》的黑白电视剧,全长仅20分钟。

  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一口菜饼子》,讲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位承受生活重压的母亲,为救女儿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在旧社会的饥寒交迫中。

  可惜的是,受当时直播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部具有中国“开山之作”意义的电视剧最终没有保存下来。

  昨天,那一台黑白“9英寸”

  用今天的眼光看,《一口菜饼子》的故事实在太短,内容比较单调,形式也像舞台剧直播。但是无论如何,中国电视剧的第一步已经算大胆迈了出去。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沈爱国教授认为:“国产电视剧的真正发展主要还是改革开放后。毕竟电视剧的观众要受到有无电视机这一媒介的客观限制。而改革开放前,中国绝大部分家庭都还没有买电视机的经济能力。”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许多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至今记忆犹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被摆放在家中最显眼处,上面通常罩着一块由女主人精心编织或缝纫过的罩布。

  中国电视剧发展犹如大步流星,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的9集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成为中国首部电视连续剧。次年,连续剧《虾球传》红遍大江南北。随后,《蹉跎岁月》、《四世同堂》、《末代皇帝》、《便衣警察》、《乌龙山剿匪记》、《红楼梦》、《西游记》,部部都引起轰动。

  一位老观众告诉记者:“1990年,《渴望》播出,那年的媒体用了一句并不十分准确的成语———‘万人空巷’来表述,但那种赶回家去看、次日办公室热议的盛况却是真真切切的。后来的《围城》、《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也差不多。”

  而长篇室内剧《渴望》,也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长篇电视情节剧的历史,随后出现了《爱你没商量》、《皇城根儿》、《京都纪事》、《我爱我家》,直到后来的《东边日出西边雨》、《英雄无悔》、《儿女情长》。

  苏醒,四合院里的《京都纪事》

  其实,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轨迹,不可能只是简单地按照“由短变长”的单一路线图前进。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电视剧必须回归成为商品属性,而不仅仅是供人观看的影像制品。

  著名导演尤小刚说:“电视剧,首先是商品。商品要有人想买,而电视剧也要有人想看。”

  在中国,首先叩开电视剧市场之门的人,正是尤小刚。1992年,他在北京搭建了一处曲折雅致的四合院和翰英街,采取一次性合成的操作方式,拍摄百集电视剧《京都纪事》,并率先进行了市场运作。

  该剧促使电视台以广告时间作为货币形式开始购买国产剧,不但结束了原先在各电视台之间存在的节目互换,也就是以物易物的计划经济交换模式,也促使后来国产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分离,及中国电视剧买卖市场的最终形成。

  《京都纪事》在投入产出上的成功,把一个道理昭告于天下:电视剧不仅能赚“眼球”,而且还能赚钱。其后,许多影视公司平地而起,各类资金进军电视业,中国的电视剧产业呈现蓬勃之势。

  不单在国内,国产剧也叩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即便是以韩剧拥有绝对优势的韩国,今天也开始播出中国的电视剧。韩国著名的文化放送公司MBC社长崔文洵说:“中国电视剧《成吉思汗》是在韩国的黄金时段播出,此前韩国从没有在黄金时段播过国外电视剧。”

  仿佛应了一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05年,一向拥有演员优势、但以演出话剧为主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也终于没有“耐住”寂寞,欲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杯羹,开始制作第一部电视剧、反特题材的《密令1949》。

  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作为首部作品,国话院院长赵有亮这样解释:“我们的创作要求是艺术性与商业性兼顾,而反特题材无疑比较具有市场潜力。”

  今天,不再只是“电视”剧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剧的竞争市场,随着新元素的加入,变得愈加微妙和复杂。

  这个新加入的元素,就是近两年的热点词语:新媒体。而新媒体衍生到电视剧领域之后,就是手机剧、网络剧、互动剧等新型电视剧种类的出现。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说:“数字和IP技术带来了新媒体丰富的互动特征,极大地释放了受众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扩充了他们的节目需求量,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消费创造出更多的新商业模式。”

  其中当然包括电视剧模式的改变。这也意味着,传统所谓的电视剧将不再只是单纯地用于在“电视”媒介上播放的“电视剧”。

  让我们把画面再次切回到“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面对着今天日新月异、多得叫不上名的摄录设备,再回头看《一口菜饼子》的拍摄播出,几乎令人不可思议。而文字资料则清楚地记录了当时拍摄的全过程:“两间普通办公室稍加改装建成的临时演播室里,只有一个破窝棚和几件简单用品作布景和道具,灯光、音响设备都是因陋就简架设的。”

  “开演的信号一发出,所有在场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工作。三台台式摄像机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变焦镜头。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事先设计好的镜头顺序,摄像员分批拉着机器在有限的场地里不停地移动位置。既要赶时间,又不能互相妨碍,还要根据镜别不时更换镜头。”

  “因为是现场直播,播出中的任何一点差错、场内的任何一点杂音,都会影响全剧的观看效果。全体工作人员屏声敛气,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直至顺利结束。”

  而今天,科技带来的改变是如此巨大。因电视而生的电视剧,也正随着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客观改变而改变。

  遥想1958年那个在中国第一次搭建、孤零零的电视发射塔,如今早被卫星直播、有线电视联网、光缆传输等“忘”在了脑后;而记忆中那个9英寸黑白电视机,也已似在瞬间变成了客厅墙面上挂着的液晶电视机。

  《电视与社会》的作者阿伯克龙比说:“可以肯定,当观众不再‘仰视’电视机时,电视节目必将改变。”

  那么,也可以肯定,数字时代的到来,作为电视节目主体之一的中国电视剧,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改变。国内著名制片人贺子壮说:“这种改变,将包括微观的形式、体裁、手段,乃至宏观的竞争市场。”

  明天,需要今天的反思

  美丽的明日蓝图,谁都可以想象。

  但需指出的是,所有电视人都应正视今天已然出现的尴尬。

  尴尬来自于“量”的悖论:一方面,2005年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经达到12000集,但有限的频道资源根本无法消耗掉这么多的电视剧;另一方面,不是粗制滥造、真正满足频道黄金档收视要求的电视剧数量,远远不足。

  金盾信通影视文化公司总经理马珂认为,电视剧的年产量必须降低。而且降低并非坏事,要把多出来的精力和成本,投入到具有题材和策划优势的好本子上。这不仅有利于打造精品电视剧,而且“精品”还能卖“好价”,反而能给制片方带来更大的效益。

  尴尬更来自于“质”的同质:首当其冲的便是电视剧播出方的同质化竞争。本届电视节上公布的2002年至2006年5月的尼尔森调查数据表明,尽管中国电视剧生产量和播出量激增,但全国观众对电视剧的收视比重却大幅下降。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播出的电视剧题材相似、内容重复,造成观众的“厌看”情绪。

  “同质”化问题也来自于电视剧的生产方。上海三九文化影视传播公司总经理杨玉冰指出,电视剧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一部剧火了,无数的资金盲目跟风,投入了这一类型剧的再生产。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的电视剧“同质化”,也如一把利刃插入了中国电视剧有机的整体创作。近年来,古装、青春片当道的国内电视剧市场,鲜有如《小龙人》、《好爸爸、坏爸爸》这样的儿童剧佳作问世,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对此,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前厂长、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女士认为:“中国并不缺乏优秀儿童剧的制作能力,问题也在于制播双方对该类题材市场的担忧。”

  如果说,对中国电视剧昨天的回忆是甜蜜而愉快的,那么对于今天的正视和反思,也无疑是对中国电视剧明天的美好希望所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