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殊培训班一个学生六个老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2:00 重庆晚报

  

特殊培训班一个学生六个老师(图)

  老师正在教室里为舒隆海上课

  

特殊培训班一个学生六个老师(图)

  老师为舒隆海准备了生活用品

  

特殊培训班一个学生六个老师(图)

  老师为舒隆海上技术培训课

  故事导读

  为提高库区移民就业技能,大渡口区开全市先河,由政府投资几十万元,到库区吸纳就业年龄段人员到该区,免费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后再就业。

  其中因仅一名学生选择机械专业,接纳他的学校重庆市民族职业中学“不惜血本”,为他一人开设了一个班,并配上6名老师进行轮流“伺候”。

  昨日,记者走进了这个特殊的班。

  一个班就他一个学生

  “学校里的一切跟我梦境里的一模一样。”

  昨日10时,重庆市民族职业中学高2006级5班(移民班)教室,几十张课桌椅摆放整齐,黑板光亮。

  学生舒隆海抱着一大摞书兴冲冲地走进教室,他说:“我已一年多没进教室了,没想到今天又回来了!”

  舒隆海,20岁,身材瘦削,现家住奉节县新城。

  偌大的教室只有舒隆海一个学生,他选择了中间第二排位置坐下,将笔记本、教材等铺在桌子上,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学校里的一切跟我梦境里的一模一样。”他激动地说。

  对舒隆海来说,校园、教室、课本、老师是那样的熟悉,但也有几分陌生,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走进主城区的学校。

  上课铃声响起,机械专业老师王文革大步走上讲台。“请翻开课本首页,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在没进行“起立”等惯常程序下,语音洪亮的王老师开始授课。

  王老师以一大堆模型图开始,并在多媒体设备的协助下,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台下舒隆海听得聚精会神,不时锁眉思考,不时低头记笔记,不时发问答题……

  整个教室内除他俩的说话声和王老师写黑板的沙沙声外,再无它物发出的声音,显得特别寂静。师生二人似乎根本没感到偌大的教室里空荡荡的,除他俩外再无第三人。

  一间寝室就住他一人

  吃饭、住宿全免费,甚至牙膏、洗脸盆等生活用品都是学校发的。

  中午12时,放学铃声响起,舒隆海礼貌地与老师道别后,收拾好学习用具,端起饭碗来到学生食堂。

  此时食堂内挤满了人,大量学生正排队打饭,他们手里或拿钱,或拿饭票。舒隆海则走到收饭票的老师处,在事先准备好的本子上签下名字,便直接去打饭菜。更特别的是,所有的荤、素菜和干、稀饭,舒隆海可以随便吃,不像其他同学买什么才能吃什么。

  吃饭间,舒隆海与记者聊起了家常。他说,他家原在奉节县老城,后随移民搬迁,住进了新城的移民安置房。在他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由开麻将馆的母亲独自拉扯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舒隆海的理想是当名老师,他去年高中毕业,因家里再也借不到钱供他读书,他只得回家待业,其间他曾四处找工作,想挣钱回家孝敬辛苦的母亲,可因他学历低,屡屡碰壁。为此,他常常暗自落泪。后来,实在没办法,舒隆海只得到母亲的麻将馆里帮忙端茶送水,以缓解母亲劳累。

  两个月前,舒隆海偶然得知,大渡口区政府有关部门正组织十多家企业在当地招工,入选者首先免费到学校接受教育,待考试通过后再就业上班,学习期间他们不需花一分钱,还可获得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我开始以为是天上掉馅饼,没想到这一切都会成为现实。”他说,刚开始他与其他人一样认为:天下不会有这样“免费的午餐”,但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没想到不久他被入选。

  17日,舒隆海仅带着一些衣服就来到主城区,被分到重庆市民族职业中学机械专业学习。

  “这还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舒隆海说,来到主城区后,他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后打电话给学校教务处主任黄长燕,在黄主任的帮助下才找到学校。

  接下来报名、安排寝室,同样有老师的帮助,全部顺顺利利就办妥了。果真,舒隆海没有为此花费一分钱,连吃饭、住宿都全免费,甚至牙膏、洗脸盆等生活用品都是学校发的。

  吃完午饭后,舒隆海将记者带到他的寝室,寝室约20平方米大,收拾得颇为整洁。“这里只有我一个人住。”舒隆海兴奋地说,因担心被其他同学影响,学校专门给他安排一个单独的寝室,清洁是生活老师帮忙做。

  “刚开始我还觉得一个人上课有点怪,经过上午的课下来,我反倒觉得非常好,所有老师都把心血倾注到我一人身上,太好了!这种礼遇我连做梦都没想到。”舒隆海说。

  六个老师教他一个

  “我教了近20年书,是第一次遇到一个班只有一名学生,就像带研究生一样,压力比上两个普通班还大。”

  该校校长陈季称,这次招生是区劳动局组织的,旨在培养移民的专业技能,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难。该校是四所接纳学校之一。岂料,这批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仅舒隆海一人选择了机械专业,因考虑到移民确实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且舒隆海完全没有专业基础,跟不上普通机械班的学习进度,而他又不愿另择专业等原因,学校领导经研究决定:不计成本接纳舒隆海,为他一人专门设立一个班,即高2006级5班,开设4门专业课,配备6名业务素质过硬的老师,其中多人是学校中干,还跟普通班级一样有班主任、任课老师、生活老师等。

  并且,由于舒隆海的学习期不像其他学生有三年时间,仅3个月,要短时间将他打造成初级技工,老师们暑假将放弃休息,继续为他上课。

  “我教了近20年书,这还是第一次遇到一个班只有一名学生!”舒隆海的专业老师王文革笑着说,教舒隆海就像带研究生一样,因他的专业基础几乎为零,学习时间又短,加之学习效果不容有闪失。因此他们不能按常规进行教育,而是根据他的特点专门设计了教学计划,其压力远比教两个普通班大。

  舒隆海的班主任王玉苑称,牺牲假期不可怕,可一旦教不好,她几乎不敢想后果。

  大渡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再富是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说,为了解决移民就业,大渡口区政府投资几十万元,组织了十多家企业到库区招工,此次是首批,共招了200余人,由于大多数人的技能达不到用工单位的需求,区里就组织学校对他们进行了免费培训,考核过关后再上岗,以达到这些人在主城区内能安居乐业。李再富称,该活动目前只是一个试点,一旦成功后可能将在全市开展。

  记者韩毅/文史宗伟/图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