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白水兑出多种“饮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6:30 山西晚报

  质监连日来查处多家黑作坊,提醒消费者购买一定要看清“QS”

  6月2日,尖草坪质监分局在新店村查获一家加工劣质饮料的黑窝点。

  6月11日,小店质监在该区水稻原种厂查获一家无证生产巴氏灭菌奶、酸奶的小作坊。

  6月12日,小店质监在检查中发现小店区口口乐饮料厂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纯天然野生饮料沙棘果汁”。

  狭小的屋子,墙皮已经脱落,有的还泛出斑斑黑迹。地上除了堆放着几件再简单不过的加工设备外,还有十几种说不上名字的小袋子或小瓶子,里面分别盛装着各种食品添加剂,没有穿着任何工作服的操作人员不慌不忙往汽水瓶里灌注所谓的“饮料”……这是记者近日跟随太原市质监部门在查处某饮料厂时见到的场景。

  随着天气一天天的炎热,饮料也到了需求旺盛期。一些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饮料的非法小作坊、小企业也伺机而动。

  质监近日通过对多家非法生产饮料的作坊查处发现,这些“黑饮料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手续不全,生产条件也达不到起码的要求,却生产销售着多种品牌的饮料。

  据介绍,这些“企业”生产的“饮料”原汁其实就是用甜蜜素、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以及白水勾兑而成的液体。所使用的柠檬酸、羟甲基纤维素纳等食品添加剂均提供不出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由于目前国家对饮料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必须领取QS证才可以生产。生产销售的饮料必须加贴“QS”标志。为了蒙混过关,一些胆大的生产主甚至自行从市场上购买印有QS标志和编号的标签粘贴在瓶上销售。

  此外,像甜蜜素、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剂,国家有着严格的限量指标,随意添加会引起人体的累积性疾病。尽管如此,这些“饮料”的销售范围却很广,也不乏购买者。“低廉的售价是打开市场的主要手段。”质监人员说。这样的饮料以每箱(20瓶,1瓶为500毫升)4元的价格批发给附近的小商贩,在城乡结合部、学校等附近销售。

  太原市质监局表示,暑期来临,质监系统将继续加大对违法生产饮料厂的查处力度,同时希望广大消费者最好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购买饮料,购买时应认清产品标识上的QS标志。

  本报记者 胡斌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