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食品安全依赖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8:10 扬子晚报

  6月20日,2006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徐州落下帷幕,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卫生部首席食品安全专家刘秀梅在内的诸多专家学者分析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及主要原因。

  惠鲁生认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终问题是食品产业的供给现状与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出现了矛盾。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而是对食
品提出了安全、健康、营养的要求。但我们的大多数食品企业的供给方式却没有发生改变,全国目前超过70%的食品生产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坊的生产状态,企业生产的工业化、标准化没有跟上百姓的要求,食品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百姓的需求。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全厚接受采访时说,把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结合在一起非常有意义。只有食品产业发展了,食品安全才能提到议事日程,国家吃不上饭的时候就没法谈食品安全。根据商务部的一项调查,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平均低于50%,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存有疑虑,其中食品产业规模小,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要提高食品产业的集中度,推动食品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与会专家同时呼吁应尽快建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这一语道破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漏洞:多头管理、分散管理,既有职责交叉又有监管盲区的监管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卫生部首席食品安全专家刘秀梅教授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近年来的理念是,食品安全不能只控制终端产品,而是要从源头直到餐桌。从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藏,到进餐桌前的制备,都是非常关键的,每一步与食品安全都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建立对这个过程可以全部监控的监管体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表示,长期以来,我国食品保障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够。目前,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目的,全程可控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正在建设之中。 本报记者 单 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