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持续高温,谨防三大疾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8:25 扬子晚报

  本周以来持续高温,每天温度都在35°C以上,许多市民已被“烤”得大呼“吃不消”,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门急诊获悉,因高温引发的日光性皮炎、急性中耳炎、红眼病等高温病已出现抬头趋势。

  烈日烤伤皮肤

  门诊纪实:在第一医院门诊皮肤科,记者见到了三位高中毕业生。其中小王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他就与同学相约去天柱山游玩,不曾想突遇高温,三天旅程结束,四位同行者三位皮肤被烈日烤伤,外露的皮肤上出现红斑,有烧灼、刺痛和肿胀的感觉,今天相约来到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据南京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许惠娟介绍,日光性皮炎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一般在曝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防治日光性皮肤病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避免过多地日晒、曝晒。在阳光强烈的中午应减少出行,外出时做好防晒准备,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要慎用易致敏的药品、化妆品。已经红肿起水泡、渗液的皮肤,可用3%硼酸水湿敷,或用马齿苋煎水湿敷。如出现红斑、丘疹,还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护理。加强皮肤营养,平时多食新鲜果蔬,适量吃点脂肪,以保证皮肤的足够弹性,增强皮肤的抗皱活力,并促进黑色素的消退,且可恢复皮肤的弹性,故夏季应多食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

  游泳患上耳疾

  门诊纪实:在某通讯公司任职的小吴,体态较胖,特别怕热,这几天的高温使小吴感到很难受,连续四天下班后,小吴都叫上几位哥们去泳池休闲纳凉。昨天小吴感到左耳疼痛,有少许脓液流出,今天请假来到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据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马俭介绍,每年7-8月份都是中耳炎的高发季节,最高时占到门诊量的25%,其中以学生和中青年人居多。本病是中耳腔内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类。耳痛、发热和鼓膜穿孔流脓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只要及早治疗是容易治好的,且要保持耳内干燥。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了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正确擤涕。②及时治疗咽鼓管周围的器官炎症,例如鼻炎、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避免这些部位的细菌蔓延到咽鼓管。③避免污水进入中耳。另外,患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早治疗,当发热减退之后,还要继续用抗生素一周,以求彻底治愈,防止转成慢性。

  高温烘出红眼

  门诊纪实:今年42岁的的哥老洪自高温以来生意很兴隆,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息,体力透支很大,人感觉累得很。今天早起感到眼睛干干的,一照镜子吓了一跳,眼睛通红,生意也没心思做了,径直将车开到医院。医生检查后确诊为红眼病。老洪一脸忧郁地告诉记者,每天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稍不留意就会染上疾病,红眼病具有传染性,回家后可不能传给老婆孩子。

  专家提醒: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陈力迅介绍,红眼病是夏季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红眼病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一般都通过接触传染。一个人得了红眼病,1~2天之内全家相继发病的病例在门诊常常会遇到。红眼病在医学上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潜伏期很短,接触后2~3小时即可发病,1~2天后达到高峰。发病时,患眼有异物刺痛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结膜充血水肿,结膜下出血可为点状或片状,全身不适,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得红眼病必须隔离,病人的脸盆、毛巾要专用,禁止病人到公共浴室、游泳池去洗澡游泳。更重要的是不能用手揉眼。特别是要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病人必须洗手后再点眼药,点药后再洗手。周围的人也应勤洗手,外出回家亦须洗手。在红眼病流行期间,可免去礼节上的握手,因为握手也是一个传播途径,游泳池、旅馆、浴室理发室的毛巾、面盆、水都是传播的途径。

  红眼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利福平、环胞苷、三氮唑核苷、灭环乌苷眼药水,近来新采用羟苄唑、氨苄青霉素加干扰素眼药水,治疗效果颇佳。点眼药水次数要频,每半小时点一次,晚上睡前再涂一次金霉素眼药膏。一般一周内即可治愈。张子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