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富村美民乐人和 西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05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是硬道理

  市委、市政府给农民致富指明了方向———列席参加会议的乡镇党委书记,对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城东区乐家湾镇党委书记蔡守铨等多位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他们在方向明确的情况下,尽力去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让农民群众的腰包尽快鼓起来。市委书记张裔炯明确提出:要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产业支撑;要靠特色优势农业和现代高效畜牧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要扶持能人,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发展以商贸、运输、旅游等内容的第三产业……

  大通、湟中和湟源县的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对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说一千道一万,必须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尽快让农民群众富起来。对实施意见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区畜牧业和设施畜牧业,推行“公司+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他们认为这会让他们的“洋芋蛋”变成“金蛋”,让他们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资源……

  对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落实具体的惠农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内容,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们说,“东风”俱备,他们有信心通过整合资源,或招商引资,或在泥土里做文章,或输出劳动力,总之是将能想的点子都想到,将自己能做的工作都尽最大努力去做实、做好,用实际行动在三年内让市郊的试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三县的试点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他们说,全市到“十一五”末实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000元的目标,谁也没理由拖全市的后腿。

  农民技能培训 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据悉,在今年年初市政府制订的为农民办实事计划中,用于农村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的资金为1075万元,加上各区县的配套资金,这是一组相当可观的数字。然而,当这些巨额的资金被层层下拨,再被分解到更多的农民头上时,一些培训就成了只计数量而很难顾及到效果的“为培训而培训”。

  6月20日、21日,市委召开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根据市委的安排,各区县56位乡镇党委书记,首次列席参加了他们级别不够的此次全体会议。在会场内外、会前会后,记者采访了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中的一部分人。

  说到目前进行的农民技能培训,他们都差不多有相同的为难之处:手心手背都是肉!在有限的培训资金面前,他们为了照顾到更多的农民群众,只能采取“遍地开花”的形式,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参加培训。

  可是,这种照顾更多人的做法,很快就暴露出了效果上的问题。三五天或更短时间的培训,使培训资源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些农民仅仅是接受了培训,培训过后只是拿到了相关的培训证书,并没有完全掌握实际技能。

  乡镇党委书记们在农民技能培训上的“为难”,已经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重视。20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裔炯在讲话中指出,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每个部门都在搞培训,更不能只是上报培训了多少人而忽视了培训效果。在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上,撒胡椒面的做法要不得,而是要增强培训的目的性、增效性和转移性。他指出,我们应该从农村中选拔那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培养前途的人,用专项的培训资金将他们送到有关的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进行1年或时间更长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切实学到真本事。

  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全市的56个乡镇差不多有56种“性格特点”。6月20日下午,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湟中县汉东乡党委书记张荣说,建设新农村不是建新村,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做好建设工作。

  代管湟中县总寨镇的城南新区管委会主任许国成,也持基本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城南新区未来3年30亿元的投资面前,总寨镇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可是,总寨镇的23个村子各有各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作为全市惟一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多巴镇,该镇党委书记李延斌说,基层的干部首先要树立“新农村不是新村”的正确认识,用干部的正确认识去影响广大群众———在上级的关怀支持下自己动手建设新农村,在指导性的规划中建设新农村。如果基层干部还存在认识误区,可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治“五乱”抓“五改”搞“三包”

  在增收致富的进程中,农民群众很难自愿付出一两千元的代价改建自家的厕所———在6月20日下午大会的分组讨论中,湟中县多巴镇党委书记李延斌说,正因为做这些具体而琐碎的工作有难度,才给了我们广大基层干部“表现”的机会。

  据悉,像外地的很多农村一样,在我市农村乱占道路、乱堆粪土、乱垛麦草、乱倒垃圾、乱泼污水的问题普遍存在。治理上述“五乱”就必须进行“五改(改圈、改厕、改厨、改水、改路)”。在“五改”不可能全部由上级政府大包大揽的情况下,乡镇干部必须做出大量的工作,实行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生产区相分离,加快农村的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绿化步伐,引导农民植树、种花,把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结合起来,鼓励并引导农民自己动手,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

  治“五乱”,抓“五改”,达到村庄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和路灯亮化的目的,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建立健全村庄道路管护、环境卫生评比、农户门前“三包”等长效管理机制。一些乡镇的党委书记说,只要方向明确,抓准问题的关键并进行不懈努力,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人居环境。

  相关链接

  家富 村美 民乐 人和

  根据实际,我市制订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家富、村美、民乐、人和。

  家富———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放在首位,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村美———搞好村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治理乱占道路、乱堆粪土、乱垛麦草、乱倒垃圾、乱泼污水,改造畜圈、厕所、饮水、厨房、道路,彻底治理脏、乱、差、散,达到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道路净化、路灯亮化的要求。

  民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建设党员干部学习室、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村务公开栏、阅报栏、村民学校、文体活动场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人和———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摘自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记者 崔永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