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业化市场化带动“三农”发展鸿山荡东玫瑰产业抱“金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10 无锡日报

  本报讯从原来的200亩种植面积发展到1200亩的规模,从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增加到如今的8000元,新区鸿山镇荡东村利用原有玫瑰种植的产业基础发展“一村一品”,通过“一村一企”开展村企挂钩合作,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群众不仅成为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而且成为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走进荡东村,映入眼帘的是花木葱茏,绽放在田间的玫瑰花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个农业园区散发着勃勃生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鸿山镇首先在荡东村利用200亩闲散土地引进种植玫瑰花,亩产鲜花量达到150公斤,亩均净效1500元,比种粮增效近千元。由于玫瑰既是珍贵中药材又是食品的重要原料,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村里培育了一批种植经营大户,35个种植规模达到30亩的大户,户均销售额达到6万元以上,鸿山玫瑰花声名鹊起。

  在村企合作、共赢发展的机制引导下,荡东村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成立了农业龙头企业无锡市梁鸿玫瑰制品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和深加工产品开发,开展订单种植。公司组织花农按国家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梁鸿”商标。

  据统计,全村的玫瑰盛产期亩产鲜花400公斤,亩均产值达3000元左右,合计总效益达360万元。农民们说,“开花的玫瑰,犹如金娃。”(古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