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普法,要走进千家万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20 解放日报

  2006年至2010年,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

  昨天,《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正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决议(草案)》提出在“五五”法制宣传教育中,要坚持开展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配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迎世博”文
明行动计划的实施,引导公民树立自觉遵法守法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审议中,委员们纷纷建议,提升城市法治化水平,必须提高市民法治意识,普法工作必须扎实推进。

  让宪法意识深入人心

  从1986年至2005年,普法教育已经走过20个年头,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广泛普及,广大公民的法制素质逐步提高,但宪法宣传离“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还有差距。

  许祖雄委员最近做了两个很简单的测试,一个调查测试是到某市重点中学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30%的同学不了解宪法是由哪个国家机关制定,85%以上的同学不了解现行宪法于哪一年制订,没有一位同学知道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另一份对机关20个工作人员的问询调查中,所有人都知道消费者维权日是3·15,却只有一个同志了解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为此,许祖雄委员建议,要努力提高宪法宣传和法制宣传日的辐射面尤其要深入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提高全民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这既是原则要求,又要有制度保证。不少委员谈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法律宣传教育的“根基”,在这方面,普法教育还承担重任。

  普法重在实践

  围绕本市平安建设、和谐社区与和谐乡镇建设,结合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依法治理,本市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主任委员夏秀蓉举例说明:2004年本市曾开过一个高等学校法治建设环境研讨会,学生们踊跃地向外国学者提问外国校园里的学生权利是怎么得到维护的。2005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有关高等学校管理的意见,文件下发不到一年,市教委就收到了16个学生的申诉,市教委就学生如何申诉启动了一个非常规范的程序。目前6件维持了学校的处理意见,5件学生自己撤诉,还有几件在处理当中。这样一来,校园里非常紧张的氛围就缓解。这充分说明了如果行政部门能够依法行政,在体现政府法治化水平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很好的法治教育,这比简单宣读法律条文有效得多。

  一些委员还谈到,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表率,不断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通过依法行政的行动,进行法制教育。

  普法要形成合力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法制宣传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李跃旗委员提出,法制建设要着眼于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目前,各个部门各做各、各管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果能将法制人员教育和各单位、各部门组织的教育互动结合起来,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这样一来,市民法制宣传教育将变得更为有效。

  普法要走进千家万户,光靠条文说教,达不到好的效果。一些委员指出,法制宣传教育还要注重“喜闻乐见”,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便捷、及时和信息共享的优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互联网成为群众了解法律信息、学习法律知识、获得法律帮助的有效途径。

  本报记者 谈燕 王海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