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进藏列车的“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20 解放日报

  

进藏列车的“秘密”

  列车刚驶上青藏高原,海拔 2000多米,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就开始发生变化,软管包装的护手霜,膨胀鼓气,一打开盖子,里面的乳液就喷了出来———这是大气压发生变化的结果。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海拔在 4000米以上的路段就有 960公里,其中唐古拉山口的海拔更是达到 5072米。在这样的高原乘火车,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高原“氧吧”

  过了格尔木站,车上的“海拔计”就不时地往上升, 1个小时以后,“海拔计”的数字显示为 3675米。据介绍,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度,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地的 60%— 70%,所以从平原上过来的人在这个高度都会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不过,坐在驰骋列车里,我们此时的感觉却和在 2000多米高度时差不多。耳边响起的“咝—咝—”声,鼻子闻到的味道提醒我们,列车营造的“高原氧吧”在帮助我们消除不适。

  进藏列车的秘密武器可不少,最重要的非制氧机莫属。制氧机的供氧方式有两种:一是弥散式供氧,即通过空调风口送出氧气,使车厢内的氧浓度达 23%— 25%,相当于平原地区的 80%以上。二是在每个卧铺床头和硬座底下设出氧口,乘客觉得不适,就可吸氧。经过唐古拉山口时,有几位乘客感觉胸闷,通过吸氧,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即使有人突发急症也不用担心,列车设有医疗急救室,并制订了应急预案。

  “飞机化”设施

  黑匣子、中空玻璃、抽气厕所……这些原本只出现在飞机上的配置,如今已成功地移植到进藏列车上。

  列车的“黑匣子”,就是列车的安全监控系统。凡是和人体舒适程度或者行车安全有关的数据,它都会实时监测。比如,海拔达到 3000米时,制氧系统会开启;比如,列车上哪道车门没有关好,系统就会提示……

  车上的垃圾处理装置倒是一绝。为了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列车上所有污物,污水都有专门的设备收集。厕所用的是“抽气马桶”—————真空集便器,不但卫生,也不易产生异味。在每个车厢,厕所被设置为一个坐式、一个蹲式,供乘客选择;硬卧车厢还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厕所。

  列车上看似普通的玻璃窗户其实不普通。列车在高原行驶,车厢内是增压环境,而车厢外的大气压低于车内,因此车上的窗户都是双层玻璃,玻璃间的中空层连有一个通车厢外部的气囊,它能自动调节,使内外压强差得到平衡。遇到紧急情况,取下窗户四周的橡皮条,就可以把玻璃卸下来,窗口就变成逃生口。

  蛋炒饭的故事

  如果有人问,赴藏列车提供的餐饮,什么最美味?我们回答:蛋炒饭。

  那天晚上,列车在海拔 4000多米的高原前进,到夜宵时间了。到了餐车,最初提出吃泡面,但高原的气压很低,水烧到摄氏七八十度就沸腾了,面始终泡不开。虽然进藏列车有增压系统,但车厢不完全密封,气压还是比平原地区要低。后来厨师提出做蛋炒饭,我们纳闷,面都泡不开,饭怎么能做熟呢?

  但送上来的蛋炒饭却被吃了个底朝天。夹生?没有的事。厨师告诉我们,餐车里的蒸饭箱是特别设计过的,可以通过调控压力,把饭煮熟。除了蒸饭箱,列车上的茶水炉也与众不同,它有 2套过滤系统,以保证水的净化,即使在 70度沸腾的水也可以安全饮用。据了解,列车正式开通后,餐车将提供 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什么菜适合高原环境吃,什么菜合藏民胃口,都是列车员要考虑的。

  列车上的人性化细节不仅体现在餐车。车厢玻璃门上的藏族花纹、车厢提示屏上的藏、汉对照文字以及身着藏族特色服饰、讲藏语的列车员,都会让登上列车的藏民感到亲切;而加宽的卧铺、变软的硬座,更是让坐惯火车的旅客“辨别”出其中的舒适。此外,软卧车厢和餐车内设有闭路电视,餐车内设有酒吧休闲区……对有充裕时间的乘客而言,一路走,一路看,坐火车进西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假如时间紧张,你不妨从格尔木上车,因为只有乘坐列车,才会让你领略到铁路两旁神奇而美丽的青藏高原风光。

  

进藏列车的“秘密”

  

进藏列车的“秘密”

  本报记者 陆绮雯 见习记者 王志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