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印比较”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4:59 世界知识杂志

  庞中英

  从人口、面积和目前的经济增长方面而言,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两国在许多方面具有人所共 知的共性,同时还分享着一个新的共性:都是快速复兴的古老文明和国际力量,即“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

  这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不仅在学术和政策研究界,而且在各类媒体中都很“热”。其中, 美国的“印度和中国比较”(请注意总是把印度放到中国前面,许多美国人一般不叫“中印比较”,而叫“印中比较”)怕是 最热闹的了。

  到底该如何看眼下颇为流行的“印中比较”?

  我们获得了来自西方的铺天盖地的关于“印中比较”的论文、报告、会议和演讲。这些研究的西方或者美国视角非常 突出。一句话,当今世界上主流的“印中比较”是西方或者美国主导的。但缺少中国和印度本身的视角一直是这些年来国际上 “印中比较”的一个重大的遗憾和不足。

  

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国和独立后的印度一度彼此相互重视。但不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中国和印度一直相互忽视。英国已故著名学者苏珊·斯特兰奇(SusanStrange)教授曾经把“国际政治学”和“ 国际经济学”的相互不来往和不重视叫做“相互忽视的例子”(ACaseofMutualNeglect)。这里,借用 这个说法,我想指出的是,直到今天,中国和印度仍然相互忽视,而不是相互重视。在中国,直至改革开放年代,国际问题或 者外国问题研究中的“印度研究”一直处在相对边缘的地位。而在印度,冷战时代不结盟的、南亚性质的次地区大国的“中国 研究”地位有限,只是最近这些年,该国的“中国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但尚未在印度社会科学研究占据重要地位。好在, 无论中国还是印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对方国家和社会。

  讲到中印两国各自对对方的研究,也许不得不借用一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著名寓言——“盲人摸象”。“盲人摸象” 现象在中印对比中尤其明显。一些美国学人看到印度的比之中国的“优势”,特别是“政治优势”,于是,就靠这些“优势” 断言:印度的发展迟早要超过中国,印度崛起的基础比中国更坚实。他们据此发现了中国崛起中的薄弱环节或者“劣势”。有 的学者极力推崇印度的议会民主体制,而闭口不谈印度政治体制的不足;有的学者看到印度经济增长的一些有利方面,却不愿 意谈论阻碍印度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

  不满“西方中心”的“盲人摸象”般的中印比较,就得从中国或者印度的角度出发开展两国比较。这里,笔者呼吁更 多的印度角度的中国研究和中国角度的印度研究,以及从中印而非西方出发的中印比较。许多中国年轻学者不顾国内美国研究 和欧洲研究机构已经冗员和垃圾“著作”充斥,仍跻身这些关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其实这些研究在许多情况下是在发达 国家有关机构资助下的对方情况介绍),却对印度研究之类的非西方研究提不起兴趣。这是真正的短视和危机。规模如此巨大 的中国、印度是世界问题的集中体现,也可能孕育着解决世界问题的新方案和新思路。亚洲和世界的命运已经与中印的命运更 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印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在人类社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在欧 美的经验中找不到类似的对应。当前中印正在进行的伟大社会实践的社会科学研究意义是空前宝贵的、不可替代的。以欧美生 产的现成的社会科学“棱镜”透视中印,最好的成果不过是“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偏盖全,最差的可能是“ 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补上“印中比较”中的中国和印度视角。

  (本文为作者2006年5月26日在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和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联合召开的“崛起的印度:对 中国的机遇和经验教训”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