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热点:作家、评论家探讨新世纪工业题材文学 创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1:0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记者赵亦冬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春雷表现上海宝钢的报告文学《宝山》等作品。

  然而,时至今日,当航天事业、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举世瞩目的工业建设创造了更伟大的奇迹之时,我们的作家却没有写出与这些令人惊叹的创举相匹配的震撼心灵的文字,工业题材文学创作需要专家来把脉医治了。

  5月底,新世纪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湖南株洲举办,作家、评论家和企业家70余人参加。大家一致认为,今天工业题材的范围和工人的主体以及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发生了变化,要用新的观念和认识来对待当今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重新认识工人和工业题材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兴的产业迅速崛起,涌进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对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应该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作家陆天明说,今天,工业题材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工业已经不再是我们原来思维定式里的国有大型企业、工厂、车间,现在的中国,占GDP70%的民营企业里的工人,大部分是农民工,正是他们支撑着许多大城市的经济命脉。

  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认为,在今天,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全球化经济问题,其实仍然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动,这就是工业。在城市,一些传统的产业在不断消失,新兴的信息工业、尖端的科学技术、知识型的头脑工业、咨询业、律师业等等在不断增长;社会的职业种类也更多了,如保姆、送水工、快递工、清洁工、物业管理人员等等,这一切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工业题材少了,而是更加五彩缤纷。创作观念要更新

  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写什么、怎样写,一直是文坛争论的焦点之一。评论家李炳银说:我们以往的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一种宣传,缺少更深层次的东西。事实上,我们读到的作品中,能深入涉及工人的生活,让人感到震撼的太少了。

  陆天明认为,过去我们写工业,就是写生产任务,写生产方案,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色。而实际上,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并不需要都放在生产过程中去写。文学是人学,我们需要表现的是人。

  株洲市文联主席周文杰说:“工业改变生活”之伟大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蕴藏在工业繁荣发达之中,表现在工人的理想追求之中。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这种精神还体现在企业体制转变的矛盾中。所以说,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内容上要表现工人的、改革的东西;思想上要表现人文的、进步的东西。时代对作家提出新的要求

  在谈到作家如何适应新形势时,何建明认为,作家要有能力去理解和认识新的工业概念和新的工人群体。如果对新工业知识缺乏了解,没有起码的基本生活感受,那么,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读者不满意的。况且,工业题材本身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也面临一个新的选择与新的展示。

  李炳银认为,我们的作家要有怜悯之心,要有一种社会感情,要用一种使命精神去关注为我们创造了财富的工人,关注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呼唤新时代的工人作家

  作家张平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出现了一个个奇迹,但这个奇迹是谁创造的?怎样创造的?我不清楚。因为我们的作家没有把它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我却曾为一个外国摄影记者的作品《世界工厂》感到震撼。照片拍摄的是我国南方一个大工厂的工人上班前列队待命的情景。长约1公里的车间,8排工人整齐地站着,那规模,那气势,真是让人感到震撼。我们的工人作家太少了,蒋子龙创作《乔厂长上任记》之后,真正的工人作家就不见了,所以,我们需要一批关注中国工业的作家,他们要与当前强大的工业群体相匹配。

  综观作家和评论家的分析和评论,使我们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现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一个更大的发展阶段,这为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一切有志于表现大时代创造者风采的作家,应当不辱使命,用手中的笔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全面“刷新”工业题材文学创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