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风破浪——来自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8:51 无锡日报

  陆元钢

  这是一座被称为中国文化重镇的特大型都市,这是一座被无锡人视作旗帜的城市。近年来,大上海又以其磅礴的气势、雄壮的步伐,积极探索和开创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

  这是一场调动了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新闻、出版、群众文化等多方面集团军参与的特大型战役,如今这场持久而又坚韧、纵深而又全面的战役,已取得了战略性的突破。近日,市委副书记周解清率领无锡文化体制改革考察团奔赴上海,学习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谋略布阵,体会上海文化体制改革战役带来的可喜变化。

  监管结合具有创新意义的手段2004年4月8日,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参与的上海市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小组成立;6月3日,上海宣传系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办公室成立,完成了宣传系统国有资产监管关系的调整。从资本角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完成宣传系统国有资产监管关系的调整,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手段。

  这一举措,突破了以往政企难分、政事难分的瓶颈,为形成一个宏观管理文化的新机制创造了条件。在这方面,上海还有许多“招数”:通过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资助平台;将原上海精文投资公司改造为以促进文化产业为主的政府性投资公司;成立上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文化市场的执法工作;组建文化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等等。

  在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巨大战役中,一些漂亮的前哨战更值得人们回味、借鉴。比如,上海世纪出版公司在股权、决策、执行等体制设计中,对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做出了必要的制度安排。这样,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能确保党对企业的控制力。再如,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中,将职工分流安置改为职工权益保障。还如,2004年12月,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整体事转企。这样一个矛盾重重、困难多多的老企业,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多元改革显示文化体制改革大手笔文化体制改革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且都具有极强的个性。用一种手段,一个形态进行改革,显然行不通。上海在这场巨大的战役中,根据各个领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战略战术加以突破,一场场足智多谋的攻坚战,打出了一派捷报频传的喜人局面:

  ———2004年12月9日,新华发行集团通过在产权交易市场挂牌出让49%股权的方法,吸收社会资本。最后,上海绿地集团成为新华发行集团的合作伙伴。新华发行集团走的是一条混合多元所有制之路。

  ———2005年11月26日,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热烈的掌声中揭牌。

  这是全国第一家出版股份制公司。公司为国有多元股份制结构。如今,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布局,正在向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以及资本一体化、经营多元化、手段现代化,以出版为主体的大型传媒集团发展。

  ———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研发人员分布在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北京等地,每年推出5到6部网络产品。与此同时,公司全力开发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娱乐通用引擎,与IBM公司的同类产品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两大核心引擎。

  ———上海中国画院着重在人事、创作制度上进行改革。人事制度在全员聘用合同制和“画师签约稿酬工资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了由终身画师、课题画师、担任行政职务的画师组成的画师队伍,以课题带动队伍建设,以课题增加投入,使投入的创作经费有效推动重大题材创作,提升画院的艺术生产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文化院团体制改革。在新一轮改革中,上海的国有市属文艺院团在原来实行媒体托管的基础上,又整体推进多种模式的管理体制改革,各院团的国有性质不变,独立建制不变,法人地位不变。政府对国有市属文艺院团的财政资助总量保证,结构调整,分类实行基本配置资金制度。

  2005年2月6日,正式成立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下辖2个剧场: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4个院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芭蕾舞团;2个演出公司:上海市演出公司、上海市演艺总公司。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定位是具有公益性、面向市场、集团化管理的创作、演出和经营主体。4个院团的国有资产以及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部分下属机构的国有资产以委托管理的形式划归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管理和使用,监管主体为市委宣传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等10家国有市属文艺院团的国有资产分别划归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剧团的国有资产由市委宣传部直接监管。

  转制、改制、创新;国有独资、国有多元、混合多元。多元改革,使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格局。文化体制的改革不再在内部转圈子,而是走出行业,走出地域,显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手笔、大气势。

  拓展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介绍说,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强调的最终目的是,在社会文化架构上形成这样一个态势: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参与全国乃至世界文化竞争的产业体系;科学、公平、法制化的文化市场体系。由此,体现党和政府对意识形态的责任和追求,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拓展公众对文化资源的享受度,正是上海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非常突出和鲜明的一点。2004年6月组建的东方宣传教育中心,正是一座政府为公众文化服务搭建的新的平台。这个中心负责汇集各种宣传教育信息资料,为基层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内容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有需求,听讲座,观美展,看戏剧,赏舞蹈,请老师,借磁带……中心都可满足。在上海街道乡镇,拥有数万支群众业余演出队,他们渴求提高,盼望有好老师辅导,有好戏可观摩,需求量很大,而这正是各专业文艺院团的“富裕人员”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最终享受者。东方讲坛的出现,使得市民在家门口,无需破费一分钱,就能听到各种高水平的讲座,与专家、学者面对面。

  200多个散布在各社区的东方社区信息苑,19个频道、76个栏目、2万册电子图书、200多出中外影视节目……市民在社区内就可免费享受到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的权利。“阳光星期六”,又一个让百姓得益的载体——每逢星期六,各中小学校的文娱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如此,东方讲坛“上课”,东方信息苑“上网”,阳光星期六“上场”,一个新的以普通百姓为服务对象的社区文化活动格局正在形成。

  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资助平台,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提高文艺作品水准的又一手笔。上海市委宣传部将原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改制成面向社会、专事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公共平台,基金会章程在媒体上公示,2004年9月1日起接受社会申报,第一批共受理申报429项,通过资格认定177项。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讨论审定,共有69个项目获得基金会2004年度项目资助,资助总金额达3966.7万元。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行业管理,按照“行业自愿组建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原则,近年来上海坚持推进文化行业协会的建设。

  目前,上海市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和上海市音像制品分销行业协会已正式成立。

  演出、网吧、画廊、电影发行放映、影视制作等行业协会的筹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有望在年内陆续推出。2004年12月30日,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成立,进一步明确了其法律地位和授权,把文化、广电、出版、旅游、体育的市场行政执法任务统一起来,在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完成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和《上海市文化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的调整和修改,从而使文化市场的管理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文化体制改革,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之都,上海以长风破浪之势,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领航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