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降价风能否吹皱车市春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9:47 北方经济报

  □文/本报记者母瑾俨妍实习记者高如峰

  五一黄金周过后,车市开始降温。众多厂家为了提高销量,频频出招促销,但部分品牌和车型价格仍相对稳定,波动 不大。为了进一步了解车市现状和价格走向,记者与车市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价不惊人死不休”

  6月8日,北京现代宣布,对伊兰特、索纳塔、NF御翔三大品牌进行价格调整,降价幅度从8000-19000 元不等。北京现代副总经理蔡苏佳说,这是北京现代继2004年之后,第二次大范围降价,也是其面对国际竞争环境和市场 变化进行的主动出击。一方面,五一过后车市需求开始趋于平淡,销售淡季提前到来,给所有厂家和经销商带来不小压力;另 一方面,7月1日,中国整车进口关税将降到25%,零部件税率降到10%,将给国内车市带来更强烈的冲击。

  5月30日,在国内首款国产轿跑车——新

马自达6轿跑车(简称新马6)上市仪式上,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 司副总经理于洪江意外宣布:从6月1日起,新马6最高降幅达2万元。同时,此举也旨在挑战丰田旗下同样主打“运动型轿 车”牌的锐志。在购买人群相对偏小的内蒙古市场,马6在降价后或许能够重振雄风。

  当然,一汽大众中级以下车型也不甘“寂寞”,6月19日上午,位于呼市金川开发区的利丰汽车城长安销售店也展 开了降价促销活动,长安SC6310CRP原价35800元,现纯降4000元。

  另外,除降价以外,厂家、经销商还增加了增配置不加价、

购车送保险、油卡、买车送售后服务、不降车价降配件价 格等促销手段。一般来说,买车送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是长久的实惠,然而采用这种促销方法的国产汽车厂商并不多。

  降价不一定好卖

  虽然一些厂家、商家正在以“降价”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呼市部分汽车经销商认为:降价了,车不一定好卖。亿 阳、中驰、丰田在呼市的一些经销商大都认为,盲目降价并不是促销的最好方法,弄不好会在已有用户甚至市场上造成不良影 响。而呼市车界专业人士分析说:在降价大潮的冲击下,目前大部分准车主仍在持币观望,又由于7月1日关税将下调,观望 期估计会持续到8月份。

  6月20日,内蒙古恒茂上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樊新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降价后车不一定就会好 卖,虽然国产车受到

进口车的冲击,价格下降可以说是一种趋势,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质量、性能和服务。真正懂车爱车的准 车主更看重的还是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安全性、操控性等性能的科技含量。”据了解,恒茂汽车公司去年冬季上市的与瑞智 、天籁、凯美瑞、马6等同等档次的PASSAT领驭商务用车,在呼市一直紧俏,而且价格稳定。据一位销售员说:“我们 的售后网点多,配件相对便宜也是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之一。”

  消费者会不会买“降价”的账

  蒙迪欧最高降幅达2.4万元,跌破17万大关;马自达6优惠2万元;哈飞路宝降价2000元;爱丽舍富康优惠 8000元再送2000元加油卡、上海大众POLO1.6全系促销,购车送MP3套装……虽然这只是各商家的部分降价 表,但这足以让家住呼市人和小区的李梅女士动心了。她告诉记者:“购车就是一种心态,你认为它贵了,它就贵了,你认为 它值,它就值。如果把当前买车行为,当成是去超市里买打折的东西,选适合自己的产品,还是很实惠的。如果要等车价降到 底再买,那只能是错过了当前有车的感觉。瞬息万变的生活,我们不知道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好 机会,我得提前让购车计划实施。”

  而对于另外一些消费者来说,降价并没有成为他们购车的动力。在机关工作的赵玉平诉记者:“近来,车市几乎每天 都在搞活动,做促销,有的优惠甚至高达3万元,但是我决不会动摇自己最初的决心,同时,购车行为也不会因为车市的价格 波动而受影响。我的原则是,如果需要,就得下决心,不会因为它降不降价而动摇。反倒是现在的车不断降价,让我对其利润 空间很怀疑。这两天我也在看车,我选中的是东风日产的天籁,但这跟它是不是降价没有任何关系。”

  “油涨价了,今后得改骑自行车上班,这样既省钱又锻炼身体。”记者在与一些“有车族”交谈时,类似的话语时有 耳闻。的确,普通百姓收入有限,好不容易勒紧裤带买了辆车,可面对油价的一路看涨,眼瞅着本已不鼓的钱袋子愈来愈快地 瘪下去,不心疼才怪。家住呼市三里营的赵茂在谈到当前车市降价风波时,告诉记者:“油价涨了,原本打算买车的人得考虑 费用问题,这下可好了,费用让车价给省出了不少,可油价一涨再涨,对于买车这种大消费品的投入,必须得考虑清楚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