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林则徐后人连香烟都不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08:52 南京晨报

  “我以前做的还不够,之所以被评为十大民间禁毒人士,那是我沾了祖先林则徐的光,我以后会尽最大的能力宣传禁毒。”禁毒日前夕,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被评为“2005年度十大民间禁毒人士”。林鸿汉打算今后到南京所有的中学给学生们上课,把禁毒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林则徐第六代长房长孙民间禁毒

  “我以前做的还不够,之所以被评为十大民间禁毒人士,那是我沾了祖先林则徐的光,我以后会尽最大的能力宣传禁毒。”面对荣誉,林鸿汉这样说。

  林鸿汉退休前是南京金陵石化烷基苯厂中学的校长。“从小长辈们就常提及先祖的事迹,加上我特别关注关于林则徐的史料,所以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也比较深。”林鸿汉说,“我的所有亲戚朋友以及我教过的上万学生中,没有一个吸毒贩毒的,这让我很高兴。”

  林鸿汉说,他们林家不但一直继承祖先遗志,坚决抵制毒品,而且连香烟也不吸,所有的林家后代都是坚决的戒烟者。

  以前不敢说是林则徐后代

  “我的祖父曾当过嘉定的七品官,后在苏州定居。到民国时期,我的父亲林百川有位十四叔是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他把我父亲从苏州带到南京,那时我父亲只有16岁,就在行政院物资供应委员会做了一个副官。”林鸿汉说。此后,林百川在南京结婚生子,林氏后裔从而在南京繁衍了下来。

  文革期间,作为民族英雄后代的林百川父子也没幸免受批斗,这使他们更不愿意向外人提起林则徐这位祖先。因此,林氏长房一系一直鲜为外人所知。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有关部门在南京举行了一个《南京条约》的纪念活动,林氏长房一系才又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中。

  一句话让戒毒所所长戒烟

  “以前工作忙,现在可好了,闲暇时间很多,可以好好地为禁毒做些事情了。”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再加上40年教学经验,使林老在做禁毒宣传时更加得心应手,讲的道理总是深入浅出。

  去年8月,林老来到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和戒毒人员谈心。“有人很直接地说:‘你讲的这些道理别人也能讲,但你讲出来跟别人讲的感觉不一样。’听讲的人都反映说比书本上更可信,看来沾了祖先的光,这‘名人效应’还挺管用的。”林鸿汉说。当时,他看到戒毒所的张所长手里夹着半截香烟,就笑着对所长说:“你自己抽着烟,还教育别人戒毒,这怎么行呢?”50多岁的张所长也算是个老“烟枪”了,要戒烟可没那么容易,家人苦口婆心地劝说丝毫不起作用。“今年我又去他们戒毒所,张所长居然跟我汇报,他的烟已经戒了。”说起这事,林老很有成就感。

  “戒毒也要从孩子抓起。”林鸿汉打算今后到南京所有的中学给学生们上课,把禁毒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他还多次呼吁,要求将“远离毒品,消灭毒品”纳入中小学课本,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认识到毒品的巨大危害。

  □对话林鸿汉

  希望能重建林则徐生祠

  记者:听说你退休后,经常义务宣传禁毒?这与你是林则徐的后人有关吗?

  林鸿汉:我们作为禁烟英雄林则徐的后人,当然不能给先人抹黑。在之前,我的父亲一直为禁毒宣传摇旗呐喊。父亲前年去世后,我就接过了他老人家的旗帜,为社会禁毒尽一点义务。现在在我们小区,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林则徐的后人,凡是我们林家人,连吸烟的人也没有,我们林家人只要见到人,总会说起毒品的危害,甚至让人们把香烟都戒了。

  记者:听说你们林家人,从小就会对孩子进行禁毒教育,是这样吗?

  林鸿汉:在我刚会说话时,我的父亲就和我讲林则徐的故事。我一直以自己是林则徐后人自豪。而我们也这样效仿,把故事一代代传给下代,让他们记住自己是林则徐的后人,要继承和发扬祖先的遗愿,把禁毒当作一种义务来宣传。先祖林则徐在发配新疆前曾写了一首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觉得它是我们林家的精神本质。

  我觉得禁毒就要从孩子身上抓起,而且我还觉得我们国家应该把禁毒纳入小学生教材,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从吸毒情况来看,吸毒人员大都集中在18到28岁之间,说明许多吸毒者根本是没有搞清毒品的危害,抱着一种试试的心态吸毒的,可在吸上后想戒毒可就难了。

  记者:你觉得南京目前毒品形势是什么样?

  林鸿汉:我国的禁毒形势非常严峻。去年国家禁毒委发起了一场禁毒人民战争,就是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毒品危害,让所有群众都参与到抵制毒品中来,彻底把毒品问题解决掉。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毒品很遥远,根本不关心,但这几年形势很严峻,新型毒品越来越多,对年轻人的诱惑力很大。

  记者:对于禁毒工作,您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林鸿汉:有件事一直是我的心病,我们南京曾有林则徐的生祠———陶林二公祠,于2001年被拆后就一直了无踪影。作为全国唯一的林则徐生祠,它演绎了林则徐政治生涯中与南京不可或缺的关系。我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建这座生祠。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