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网特稿:化解社会矛盾 执政党着力破解新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14:5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宋振远、郭奔胜、张晓晶)在建党85周年前夕,济南市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全市群众工作大会,主题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面对“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不断出现的阶段性矛盾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能否及时化解矛盾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从“与民争利”到“为民谋利”

  [矛盾现象]山东农民张军是有名的“上访户”。8年前,他为当地政府搞的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等“四通”工程中强行集资摊派(人均负担400元)问题,上访了整整两年。4年后,他又因村民征地补偿款被镇村干部截留,再次踏上信访路。如今,他家的沿街房被强行拆迁,在记者的帮助下才拿到70%的补偿款。张军说,“我是高中毕业生,知道中央一直在强调利为民所谋,可为什么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非要干与民争利的事呢?”

  农民负担、征地纠纷、拆迁补偿、农民工讨薪、下岗职工,这些社会矛盾的出现有其客观性,但背后却可以折射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权威解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政治承诺。回顾过去,我们在一些政策和做法上出现了“与民争利”问题,引起一些群众不满,教训深刻。近几年来,中央提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并要求地方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等转到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今后应把握一个原则:搞改革必须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改革成本代价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改革探索]随着国务院宣布农业税的取消,亿万农民告别了“皇粮国税”。这个“历史性决定”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

  一段时间里,江苏省群众信访量中60%以上是拆迁、征地引发的矛盾。近年来江苏提出城市拆迁和征地要走行政推动与市场补偿双轨制,提高了补偿标准,南京等城市还实行困难拆迁户政府兜底住房的措施,结果拆迁和征地信访量分别下降40%和70%。

  与一些地方热衷于搞马路边的“形象工程”不同,济南市近两年将市区1476条“背街小巷”的治理纳入议事日程,投入3亿多元财政资金,在群众家门口的小巷中免费铺花砖、设花坛、安装健身器材。家住官中街43号的马桂芝老人因巷道路况差,过去出门得扶墙挪着走。看着被治理一新的巷道,老人说:“小街小巷是不如大马路工程显眼,但却把共产党的形象树在了家门口,咱老百姓心里舒坦呀!”

  从“替民做主”到“让民作主”

  [矛盾现象]“谁能告诉我,究竟种什么”,这句在农村流传很广的话,形象地反映了违背农民意愿、强行调整农业结构的现象。这种“替民做主”式的决策在其他生产生活领域也较普遍,如“沿街统一商铺”“农民统一上楼”“出租车统一车型”等,既违背群众意愿,又违背市场规律,使群众对一些基层党委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近年来,有关群众缺少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一些群众信访难、维权难,反映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缺失,其根源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愿放弃“替民做主”的既得利益。

  [权威解读]南京大学风险与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力:当前,党委政府决策方式的自觉转型滞后于社会的自然转型。在计划经济时代,群众生产活动比较单一,习惯于党委政府“替民做主”,但随着社会转型,各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仅靠各级党委政府“替民做主”难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姜大明:“替民做主”仍带有官老爷色彩,往往并非群众想要的,“让民作主”才能真正体现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里才有多重,因此必须通过体制创新,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办事制度,畅通民意管道,保障群众话有处说、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改革探索]在农村,自1982年宪法规定农村建设自治性组织后,村民自治得到广泛推行。民政部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18个省区市的30万个村委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占全国村委会的一半,近4亿农民通过选举实现“当家作主”。另外,全国农村涌现出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农民闯市场的“主心骨”。

  在城市,社区居民议事会、恳谈会等民主参与形式纷纷出现。南京搞了个“市民论坛”,市领导和市民面对面交流,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问计于民、科学决策、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广州市搞了个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使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实际。

  2005年,全国人大首次举行个人所得税立法听证会,显示在重大决策上,倾听民声、体察民意的听证制度正成为必经环节。在一些地方,解决群众信访难题等也引入听证制度,彰显一个多元化的民意诉求渠道正在建构中。

  改革越走向“深水区”,越要维护群众利益

  [矛盾现象]南京市民朱浩夫妇俩在企业工作,每月2000多元收入,孩子读初中,家中还有位60多岁的老人。朱浩说,生活过得去,但心里不踏实,存在三怕:怕买不起房、怕看不起病、怕孩子上不起学。朱浩的心态很有代表性。

  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问题,多涉及深层体制改革问题,如社会公平等,这些问题是改革伴生的阶段性矛盾,解决得好有利于党群关系和谐,否则就会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权威解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一个党过去先进,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前苏联共产党的兴衰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典型。前苏联共产党是一个老党、大党,在93年的历史中,执政74年,当它拥有20万名党员时,带领人民夺取了政权;当它拥有200万名党员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当它拥有2000万名党员时,却因为不能保持先进性,最终丧失了政权。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构建起新型党群干群关系。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中国有句古训:“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中央的好政策需要各地认真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多用群众的幸福感检讨工作得失。GDP上去了,但如果生态破坏了,群众不会满意;城市建设上去了,但如果住房太贵,群众不会幸福;经济指标上去了,但如果社会管理上不去,群众没有安全感;政府财税增加了,但如果富民落后了,群众不会认同。

  [改革探索]最近几年,中央政策直指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深层问题,在农村合作医疗、减免义务教育收费、解决中低收入户住房问题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行动。

  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务院明确提出2010年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2006年国家承诺提高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财政补助标准,扩大试点县范围,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问题,中央提出从2006年起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并继续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寄宿补助费,同时推行“一费制”,遏止教育乱收费。

  针对群众意见较多的住房问题,从去年始,国务院先后两次出台城市房地产的新政策,坚决遏止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着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

  最近,中央又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在此之前,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从维护合法权益等7个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政策保护伞”。

  “群众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是反映党群之间和谐度的最重要尺子。” 姜大明说,纵观党的发展史,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越是改革攻坚,党越要体察民情,正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的,“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就越要加强”。(完)

  相关报道: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程义峰肖春飞易凌)在努力解决当今中国人面临的“看病、上学、买房”三大难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自己的85周岁生日。

  在今年初的全国两会结束后,中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来解决民生难题。两会期间,来自中国各地的代表们如实转达了公众的呼声: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被称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与此相对应,分析家注意到,与以往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中,像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这样的重点项目少了,而涉及教育、医疗、政府管理等领域的“无形工程”多了,今年以来这些“无形工程”已取得不少进展。

  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85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

  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亮点频现。

  “太生动了,船在动,人走来走去,似乎这一切都是活的,就在身边。”23日,由中共浙江省委主办、中共嘉兴市委承办的“开天辟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图片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幻影成像技术制作的“中共一大在南湖开会的部分情景”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见右图),人们纷纷在这只江南风格造型的小船前留影纪念。

  “中共一大在南湖开会的部分情景”以电影《开天辟地》片断为背景,前面是按8比1微缩的南湖“红船”。记者看到,大屏幕播放了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并被巡捕搜查的片断,然后,会议转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召开。此时,场景前面摆放的微缩“红船”亮了起来,毛泽东、李达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员开始陆续转移到这只“红船”上继续开会。用幻影成像技术制作的微观图惟妙惟肖,人的言谈举止就像活的一样,当船上有人影出来摇橹的时候,观众都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因为当时“红船”似乎真的动了起来,岸边的景物都在移动,船下泛着粼粼波光,潺潺的流水声就在耳边。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陈菲、周婷玉)“牢记党的历史,做好党的接班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开天辟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型图片展”23日开幕1个多小时后,就有许多人在感言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心声。

  来自宁波驻京办事处的江民政说:“现在,我们年轻一代许多人对党的历史还不很了解。这次展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到党的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使我们对党的历史加深了解,对当前学习‘八荣八耻’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据主办方介绍,展览开幕当天,就有近2000名观众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其中一只仿照当年“红船”而建的游船模型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人们纷纷在这只江南风格造型的小船前留影纪念。

   努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进党的活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党的建设方面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十六大以来在党的建设方面具有整体性的最大创新。

  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命题,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