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借助老工业企业优势打造“蓝领”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10:57 黑龙江日报

  李戈民 本报记者 王玮

  以重工业闻名全国的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还蕴藏着一块更加宝贵的人才“富矿”。富区的人才比例一度占到总人口的7%,上世纪90年代末与上海的比例相同。

  如今,这座“富矿”响起了隆隆的挖掘声———富区正在借助“中国一重”等老工
业企业的人才优势、职业技术教育优势,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工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该区领导自豪地宣称:3到5年后,全国闻名的“蓝领”人才培养基地将在这里诞生。

  职教资源重新“洗牌”

  富拉尔基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优势,有原“一重”技工学校、北满钢厂技校和地方的3家技校,师资力量雄厚,尤其是这些学校依托大企业的实习基地,形成了其他技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2005年,富拉尔基区政府依托这些优势,将原“一重”技工学校、北满钢厂技校、区属职教学校整合,组建成富拉尔基职业教育集团。富区教育局局长张玉庆说,职教资源重新整合为打造“蓝领”人才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一重技师学院教学室内,记者看到,一台台计算机整齐地排列着。教学用的数控机床上,留下了学生们认真操作的身影。随行的副院长宋义民介绍说,目前,学校有计算机、机械制造、应用电子技术、化工、数控等20余个专业,学生3000多人。技师学院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如果说一重技师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中高级技术人才,那么,在富拉尔基,还有一些职教资源与其进行“错位补充”。

  原职教中心被确定为成人教育、开放性教育基地,原阳光三中被确定为短期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更有华彩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民办学校“加盟”,职教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发展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打造“蓝领”基地

  富拉尔基区打造“蓝领”基地,还有一着“妙棋”,那就是紧紧依托一重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实训基地促人才提升。

  “一重”技师学院副院长宋义民说:“我们不仅有一流的教师队伍,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国内最先进、最大的实训基地,这对培养高级‘蓝领’至关重要。”目前,“一重”技师学院与“一重”联合办学。“一重”作为全国重型机械行业的领军者,其机械装备在全国也是最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500多台套,可以同时满足2000多名学生实习操作。

  依托大企业,打造“双师型”教师是他们亮出的另一“高着”。“一重”技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对这些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知识过硬,同时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每个专业的教师都与“一重”相同专业高级人才结成对子,学习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做“双师型”教师。学院力争在3年内让“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

  一重技师学院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在学校宽阔的操场上,记者随意与一位女同学聊了起来。这个来自辽宁省昌图县的同学于文珠告诉记者,她们班很多同学都像她一样来自外地。同寝室的6人中就有2个是外地人。之所以没有考大学而选择上技校,于文珠坦言,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但是技术工人却很好找工作,而且很多技术工人的工资比大学生还要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专科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打拼五六年后,又选择到这里重新深造,学习更先进的技术。

  紧盯市场培养“四型”人才

  “我已经学习一年了,我要在这里学习3年,毕业后去大连棉花岛工作。”在中国一重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中心,李健美畅想着自己的美好未来。

  学生的视野宽阔,源于富拉尔基的办学目标高远。它始终是瞄向全国,紧盯市场。从2003年开始,这个区的职业技术学校就为青岛、苏州等地培养输送技术人才。各校还不断进行订单式教育培训的探索,努力形成“招得进、送得出”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态势。

  在齐齐哈尔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袁桂新一直把订单式培训挂在嘴边。她说,学校正在为青岛两家企业培养工艺美术、电工电子专业的技术工人。就在去年,他们还接到了培训100人的订单。

  富区区委副书记李爱国介绍,富拉尔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到2008年在校生达到5000人,形成“六类人才培养基地”,即装备工业人才、煤化工业人才、冶金人才、建筑建材人才、电子电工人才及农业科技人才基地。重点培养“四型人才”,即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熟练工种型人才,努力将富拉尔基建设成全国闻名的“蓝领”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在富区采访,一个切实的感受是:这一目标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