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巴曙松南京说金融:中外银行年底才会有真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9:01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2006年将是中国金融市场大变局的起步之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前天晚上出现在南京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的演讲席上。中国“入世”即将满5年,中国银行业的心态已从盲目恐慌发展到盲目乐观,而巴曙松认为,今年底,中外银行的竞争才会刚刚展开。

  人民币零售业务是竞争焦点

  “如果没有开放的压力,中国的银行业改革不会进展如此快。”巴曙松认为2006年底,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满,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因此产生的变局众多。

  巴曙松把这近5年的开放历程划为3个阶段。2001年底刚开放时,国内到处是“狼来了”的惊呼,银行业出现了盲目恐慌情绪;其后几年的发展,外资保持平稳,中资则明显加快,使外资业务占比下降,大家又进入乐观期,认为全面开放不用等5年;2005年初,外资银行在国内主要金融市场,主办了人民币银团贷款,其独立运作人民币业务的能力,又震慑了中资银行。

  “5年的过渡期,受制度限制,主流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并未投入过多资源大规模地开发市场,只是试试水,今年底,才是中外竞争展开的时候,而竞争的焦点将是人民币零售业务。”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能在私人业务领域取得迅速的发展,在今后的竞争中将失去这一最重要的市场。

  全面开放不是不设防

  巴曙松认为,全面开放不是国门洞开、不设防,也可以用适当的制度安排来保护本土银行业。以美国为例,外资银行在该国的大额贷款比例最高时占到70%,而本土银行多退出这些风险大的贷款,重点做美元零售业务。不是外资银行不愿做美元零售业务,而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外资银行法案》对其进行了限制。《法案》要求申请做零售业务的外资银行必须先加入存款保险公司,而按有关法律规定,加入存款保险公司的银行又必须是总行机构,这就抬高了准入门槛,因为绝大多数的外资银行在本土外设立的都是分支机构。

  同样的,外资银行想在新加坡设一台ATM,会被视同设立一家分支机构一样进行审批。巴曙松认为这些做法都可为中国所借鉴。

  多方力量推动金融转型

  除了全面开放,还有3种力量将在今年推动中国金融业转型。包括资本充足率的约束、直接融资的发展以及管制的放松。

  比如2006年12月31日之前,中国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这项政策的严格实施将导致一连串的金融行为和现象:银行业将大量地减少信贷投放,转向更为健康的货币市场运营;达不到资本充足率8%的中小银行,会有非常剧烈的重组和市场退出行为;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及存款利率的下浮,意味着银行业必须要转向零售市场、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