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际班14名学生拿起法律武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15:03 法制周报-e法网

  学生拿起法律武器

  联教公司多次公开向家长表示,“联教与武大之间是存在协议的,不然,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公开招生。”然而,这种协议为何最后又终止了呢,其中的原因何在?

  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事纷纷来到武汉,并组成了一个讨要权益的“同盟”。“我们也
向所辖公安机关报了案,但派出所一直没有受理。”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由于招生录取通知书是真实有效的,许多关系更像一起经济合同纠纷。5月,国际班14名学生拿起法律武器,将武汉大学、联教公司、唐进军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第三被告推上法庭。为了更清楚地调查武大与联教之间的关系,将代收学费的华夏银行、中国银行也追加为第四被告。一场剑拔弩张的经济纠纷案终于剑在弦上。

  一直参与、关注此案的蔡女士说,目前,41个孩子均选择了不同的路。除接受学校安排的杨旭国、朱清去了网络学院,其他30多名学生有的选择了复读,有的选择到其他学校继续学习,而少数同学则至今仍在流浪。

  采访期间,记者多次电话连线武汉大学代理律师。这位律师称,因该校宣传负责人外出,学校暂不接受采访。(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庭 审 直 击

  神秘意向书法庭露脸

  6月20日9时30分,武汉市武昌区法院10号法庭审理了这起因招生不规范而引起的民事纠纷。在法庭上,作为第一被告的武汉大学一口咬定联教公司在此事上形成了诈骗,并称是隐藏很深的人在操作。

  而联教公司称,它与武大之间存在一份合作意向书,所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得到了武大的授权。

  在法庭上,联教公司与原告愿意接受调解,但武汉大学和银行则对调解坚决反对。

  “刑事诈骗”为何不立案

  “此案属于刑事诈骗,应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武大授权的陈律师开场便亮出自己的底牌。

  而联教公司则认为,联教并非招生的主体,招生过程应视为武大外国语学院的行为。但同时承认,所收学生的款项已全部打到联教的账户上。

  原告方表示,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当地公安机关并没有就此事进行立案,理由是同学们所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上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印章是真实的。

  “为什么招生广告在主流媒体上打了这么长时间,武大没有站出来指正是招生诈骗;为何学生在自己校园里就读了这么长时间,武大没有站出来说是招生诈骗?”原告一连串的发问,让法庭进入第一个焦点问题的争论:到底是不是属于经济诈骗?

  三被告列出神秘意向书

  第一被告武汉大学、第二被告联教公司、第四被告华夏银行,在举证期间,同时拿出一份神秘的意向书。

  武汉大学称,虽然武大外语学院、联教公司及一家广告经营公司,三方签订了一份合作举办HND(注:HND是英文Higher National Diploma的简称,中文解释为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相当于英国大学第一、二年级水平)的合作意向书,但联教公司的办学方向显然偏离了意向书的内容。

  联教公司则认为,按照意向书的内容,武大外语学院应是国际班办班的主体,联教公司仅为办学的合作者。而且,三方对收入支配进行了约定。其中40%给武汉大学外语学院,30%用于管理费用,30%投置在广告宣传方面。

  联教公司称“祸起萧墙”

  联教公司透露出国际班为何办不下去的具体实情:在武大,类似外语学院国际班的学生还有200多人,但为何这40来名学生就办不下学籍呢?

  联教公司代理人称,武大学校内部的原因是造成这种结局的直接原因。

  原告方代理律师分析认为,按照国家政策和常规,类似国际班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取得国家统招学生的学籍的。要想取得国家统招学生的学籍,必须通过高考和统一录取,经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确认,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才能建立档案。

  贯穿整个招生纠纷案件,唐进军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经记者调查,唐进军是武汉大学文学院一名教授的子弟,曾经是武汉大学一名教职员工,后来转而投资教育行业。同时,唐进军还是乔口区

人大代表

  本报特派记者 刘 俊 发自湖北武汉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