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筑节能在武汉:记武汉市建筑节能十·五工作成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7:06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

  撰稿:丁文 吴克合

  编者按:上周的高温天气,催生了武汉市日用电新记录:400万千瓦。年年递增的能源消耗,给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建筑节能无疑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主
题。“十五”期间,武汉市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逐年提高,建立了建筑节能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行政监管体系。武汉市建筑节能工作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对我省其他地区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工作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禁实”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均十分明显。夏热冬冷的武汉如何变为“冬暖夏凉”,建筑节能举足轻重,任重而道远。

  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有利于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

  新型墙材快速发展。全市墙材改革以“禁实”为突破口,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新型墙体材料蓬勃发展。“十·五”期间,对41家新墙材企业给予支持,带动社会资金2.1亿元,新增非粘土类新型墙材年生产能力近20亿标砖。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由2000年的57家发展到2004年的231家,年生产能力也由7.1亿标准砖上升到40多亿标准砖,占全市墙材生产总量的87%,其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年产量达到230万平方米,年产量和使用量居全国之首。在利废方面,每年可利用粉煤灰300万吨,包装废料聚苯颗粒6000吨,消纳建筑垃圾30万吨。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石膏砌块、各类板材等主导产品的10余种新型墙体材料,基本满足了全市不同建筑结构体系的需要。据统计,全市报建工程新型墙材的应用比例由2000年的50.4%,上升到2004年末的94%。新型墙材的发展与推广,一方面为全市“禁实”提供了条件,为建筑节能和改善建筑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建材业的发展,目前,新型墙体材料已作为一项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建筑节能稳步推进。完成了一批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十·五”期间,全市共新建22个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建筑面积共计248万m2,其中蓝湾俊园、航天花园、永清庭苑等3个住宅小区,建筑面积38万m2,为建设部确定的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青山区绿景苑节能小区建筑面积10.27万m2,通过建设部验收,达到节能50%的要求,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省委书记俞正声的高度赞扬。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绿景苑小区,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开展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作,既为全面推进建筑节能积累和总结了经验,在公众中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又对促进建筑节能产生了示范效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逐年上升。为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从2003年6月开始,武汉市将建筑节能纳入施工图专项审查范围。到2004年底,审查了720多万m2居住建筑。“十·五”全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分别为:2003年施工图审查建筑节能专项审查试点240万m2,占当年竣工居住建筑面积的30%;2004年竣工图审查建筑节能专项审查试点288万m2,占当年竣工居住建筑面积的36%;2005年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80%,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规章立标准管理与科研并重2005年7月21日,武汉市政府召开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动员大会,各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建设及相关部门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标志着武汉市建筑节能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颁发了一批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十·五”期间,武汉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通知》、《武汉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的通告》等3部行政规章。同时,武汉市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市建委、市开发办等部门共制定21件规范性文件。这些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推动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规范了建筑节能和墙材市场,强化了管理,使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纳入依法行政的轨道。(二)初步建立起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标准体系建筑节能规范、标准、图集是推进建筑节能的技术基础。“十·五”初,组织专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工作;组织编制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相配套的规范、标准、图集4部;湖北省地方标准《蒸压粉煤灰加气砌块工程技术规程》、《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标准图集》已发布;《武汉市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技术规定(试行)》,2005年6月实施。这些都为推进建筑节能奠定了技术基础,确保了节能建筑工程质量。

  新型墙材产品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十·五”期间,组织编制了湖北省标准《混凝土多孔砖》、武汉市地方技术标准《混凝土多孔砖砌块结构技术规定》、湖北省标准《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砌体结构技术规程》、企业标准《高强轻质复合墙板》等;组织企业参加国家标准图《石膏砌块内隔墙》的编制。其中部分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全市充分发挥武汉地区人才优势,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科技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不断加大,共申请科研经费150万元,科技部、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基金120万元,自筹科研经费500多万元。经申报,有19个项目被建设部、省建设厅、市科技局、市建委批准立项。现已完成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有11项。这些科技成果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理论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科技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四)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趋于成熟,检测手段日渐完备为适应建筑节能发展需要,2001年,武汉市率先在夏热冬冷地区成立了专业的建筑节能检测中心,各类先进检测设备具全,为全市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支撑。据统计,2003年至2004年,检测墙体材料类产品693组,检测建筑管材管件类产品414组,检测墙体材料类产品557组,检测节能保温材料12种,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为提高节能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五)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绩2001年11月,编辑出版了《建筑节能设计基础》一书,并将该书作为全市建筑节能培训的主要教材。“十·五”期间,对全市注册建筑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进行一遍建筑节能专业知识培训;共举办有建设开发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管理部门人员参加的各类培训班18期,1300多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为推进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工作培养了技术力量。

  为提高建筑节能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十·五”共组织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9次,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近2000人次。2003年10月,作为东道主,举办了全国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学者94人。会上交流学术论文35篇,17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另一次是2005年8月18日召开的武汉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与会代表近300人。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会长涂逢祥教授应邀参加,并作学术报告,受到好评。这是历次研讨会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些活动对推进武汉乃至全国建筑节能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六)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的社会环境有很大改善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除了利用各种会议、“武汉墙改节能”网站、《墙改与节能》杂志等途径宣传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政策法规和重要意义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据统计,“十·五”期间,共出版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书籍3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30余篇,印发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册,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建筑节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和“建房要建节能房,买房首选节能宅”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建筑节能任重道远武汉是资源依赖性城市,除淡水资源外,土地等资源十分紧缺,“十一·五”人口、资源、环境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瓶劲约束将更加严重,武汉市能源供应和耕地形势面临严竣挑战,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任重道远。1、武汉市建筑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武汉市电力生产主要是火电,发电用煤靠从外省购进,受全国煤炭开采和运力影响,武汉电力供应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需求很大。更为严竣的是,建筑能耗已成为能耗大户。初步统计,武汉市既有建筑近3亿m2,其中住宅建筑2.24亿m2(城区1.14亿m2、农村1.1亿m2),公共建筑约5000万m2,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800~1200万m2,节能建筑为10%左右。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和空调能耗占65%左右。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采暖和制冷时间长、空调日益普及等因素,武汉市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值,达到35%左右,空调用电高峰期达到55.2%(不含蓄水空调)。建筑能耗对全市能源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统计,2003年武汉市用电量178.83亿千瓦时,其中武汉发电量为136.58亿千瓦时,从国家和省电网划拔转供电量32.86亿千瓦时,企业自己发电9亿多千瓦时;最大负荷为375.5万千瓦。这说明,武汉市发电量占全市用电量的76.39%,电力缺口很大。未来5年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电力供应形势十分严竣。2、少数地方仍在取土制砖蚕食耕地。2003年末,全市有耕地面积308.67万亩,人均仅0.395亩,远低于国际公认的0.8亩的警戒线,而生产粘土砖仍在蚕食有限的耕地。目前,土地资源紧缺已经制约着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5年,土地资源的瓶劲约束作用将进一步加大。

  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发展步伐,党中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这为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发展带来契机。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及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十一·五”全市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城区新建建筑要百分之百地执行节能50%的标准,适时推进实施节能65%的标准;既有建筑要完成25%的节能改造任务;研究启动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墙材改革,2006年要百分之百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2010年要“禁粘”;新型墙材推广应用比例达到100%。“十一·五”是武汉市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发展重要时期。全市面临工作量大、要求高,情况更加复杂,任务繁重而艰巨,既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

  武汉市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十一·五”目标

  建筑节能发展目标1、新建居住建筑:2006年起全面执行《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42/301-2005,实现新建居住建筑节能50%的目标。

  2、新建公共建筑:2006年起全面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89-2005,实现新建公共建筑节能50%的目标。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商业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从2006年起每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到2010年达到25%。4、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完成建筑节能示范工程500万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目标1、发展目标: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每年增长7%。到2010年,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在2005年40亿标准砖基础上增加到60亿标准砖;2、推广应用目标:全市新建建筑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率(非粘土类)达到100%;3、粘土砖企业关闭目标:对现存156家多孔粘土砖企业逐步实现关闭和转产,2010年全面达到“禁粘”目标;4、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化目标:培育建立6~8个大型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基本实现新型墙体材料标准化设计、产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其产品质量、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化学建材推广应用目标塑料管道: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95%采用塑料管,建筑给水、热水供应、供暖管道、穿线管道90%采用塑料管;

  塑料门窗: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新型防水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淘汰传统的低脂油毡;

  建筑涂料:在外墙装饰面中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武汉市建筑节能检测中心简介

  武汉市建筑节能检测中心是一家从事建筑节能检测、鉴定和仲裁、集节能技术、材料检测、产品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机构。该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三个检测室和一个资料室。现有工作人员27名,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9人,并聘请了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的4名教授为顾问。

  近年来,随着武汉市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中心购进了大量先进检测设备,主要有红外线热相仪、数据采集仪、墙体及门窗热传系数检测设备、导热系数仪、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测设备、恒温恒湿箱、智能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门窗机械性能检测设备、管材耐压性能检测设备、落锤冲击试验机、尺寸变化率测定仪、低温试验箱、100吨试验机、10吨万能试验机、5000N电子万能试验机等100多台(件)仪器设备。

  该中心主要检测项目有:1、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系统耐候性、抗风压性能、抗震性能等)及其主要组成材料的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节能检测鉴定、节能建筑评估等建筑热工类检测;2、建筑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三性和保温性能及机械性能的检测,门窗框用型材的检测;3、建筑管材及管件类产品的检测;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类产品的检测。

  武汉市建筑节能检测中心先后获得武汉地区检测实验先进单位、湖北省检测示范站、武汉市建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武汉“8+1”城市圈9城市签定合作协定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2005年8月19日,武汉城市圈墙改节能办主任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由武汉市牵头,与会城市孝感、黄石、鄂州等的墙材改革与建筑节能办公室签定了合作协定。

  协定确定建立“8+1”城市墙改办节能主任联席会议机制和联络员机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开展在建筑节能和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方面的政策、技术、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技术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整体推进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工作。

  全国人大《节约能源法》检查组来汉进行执法检查

  6月5日至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树言等一行13人,来汉检查《节约能源法》在武汉市执行情况,对武汉市建筑节能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较高评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