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头号大毒枭刘招华“毒”案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7:4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他不是黑帮头目,也不是巧取豪夺的不法商人。他仅仅从一个化学爱好者起步,从一名普通的法警变成中国的头号毒枭。他曾逃脱上千名干警的围捕,用各种化名在9年的逃亡路上招摇过市。2005年3月5日凌晨4点30分,一百多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条小巷发动突袭,还在睡梦中的毒枭刘招华在一间破旧肮脏的出租屋里束手就擒。此后,这个在逃9年、建国以来悬赏金额最高的中国头号毒枭的秘密被逐渐揭开。

  制毒谋财

  刘招华1965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个小镇—————赛岐。家境一般的他当过6年兵,还做过福安市人民法院的法警。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刘招华突然富了起来,而且据说资产达到了两三百万。1996年,刘招华建造了一座3层别墅,虽然它处在一个非常隐蔽的江边空地,但是当年的赛岐人都知道这幢豪华建筑,特别是它的主人—————富商刘招华。

  那时,在赛岐人人羡慕的刘招华同时管理着两家工厂:麦特有限公司和福建宏发塑胶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工厂都号称是与台湾商人合办的。

  赛岐地处偏僻,又离台湾很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成为台湾毒贩的罂粟种植地。当地也曾经有人因为走私或者从事毒品买卖一夜暴富,这让一直抱怨自己法警生活清贫的刘招华瞄上了能获取暴利的冰毒买卖。记者在公安部门的卷宗中,找到了关于刘招华所办公司的一些纪录,公司的营业执照上赫然标有苏聪敏、杨柳庄和杨柳青3个台湾商人的名字。据警方判断,刘招华很可能就是搭上了这些台湾商人,开始了毒品买卖。

  “刘招华认识台湾人很简单,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在平潭一个岛上派出所工作的时候,就见过很多人从国内把制毒原料往外运。”福建省禁毒总队的侦察员小薛(化名)是最早调查刘招华案的人员之一。他认为,比起以往其他的毒枭,刘招华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懂得制毒技术。

  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的刘招华从西安交大一个化学教授那里了解到冰毒的结晶方法,并自行试验成功。

  以化学之名来制毒的刘招华至今毫无犯罪的愧疚。在采访中,他始终神态自若:“到目前我评价我这个人,怎么讲呢,我不去害人。吸毒的人都是他自愿去吸的,不是人家强迫他去吸毒的。”

  秘密通道出逃

  抱着这样的歪理,1996年,刘招华在他的别墅边上开办了所谓的“宏发塑胶开发有限公司”,在赛江边这个全封闭的工厂里,刘招华暗地里开始了他的制毒生涯。高峰时他能生产三十多公斤毒品。但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两名因贩卖冰毒被捕的毒贩供出了毒品来源,刘招华闻风而逃。赶到刘招华住处的缉毒干警发现,他在建造这个别墅时颇费了一番苦心。在一个角落里,干警们发现了一条直通外部的地下通道。那里直接通到江边,只要有一艘快艇就可以马上出去,很容易逃跑。

  福建省公安厅很快对刘招华发出通缉,刘招华也从此在警方的视线中消失了。

  负案潜逃继续制毒

  虽然遭到公安部门的全国通缉,但是刘招华并没有像人们猜测的那样,整容或者逃到国外去。这个胆大妄为的毒贩继续四处制毒,生产量越来越大,很快他就成为中国制造冰毒的头号毒枭。

  1997年,刘招华逃离福建,来到广东普宁继续制毒。1998年下半年,刘招华工厂生产冰毒的废水毒死了鱼塘里的鱼,遭到村民举报,刘招华害怕出事,将工厂迁往宁夏银川。在宁夏,刘招华的制毒量达到顶峰。在采访中,刘招华自称那时一天一夜就能产出1.2吨冰毒。

  1999年7月,刘招华生产的12.36吨冰毒在广州被缴获,这相当于1999年全球其他国家缴获冰毒数量的总和。经过调查,这些冰毒就是刘招华逃到宁夏以后生产出来的。身在银川的刘招华闻讯迅速出逃,来到青岛。后来又在天津、大连、连云港等地躲藏。

  亡命天涯仍不忘招摇

  2003年2月6日,《桂林晚报》第5版整版报道了一个普通居民勇斗小偷的故事。整篇报道图文并茂,那位抓住3个小偷的居民李森青和他的妻子周倩,还大方地让记者拍了照片。在报道中,李森青自称36岁,练过多年散打,家住桂林市漓江花园185号。

  住在对面的吴福成还记得李森青曾经被评为区里的优秀企业家,“他这个人很有能耐,经常说自己在农村搞地,又去临桂做生意,上报纸都不止一两回了。”

  这个招摇过市的李森青,正是负案潜逃的大毒枭刘招华。早在2000年初,他和情妇李晓青就以“李森青”和“周倩”的身份住进了漓江花园,并且以100万元的资本注册成立了桂林市森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临桂、龙胜等地频繁投资。

  秦小华是桂林市临桂县凤凰林场场长,对他来说,2002年似乎是凤凰林场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一位非同寻常的投资商看上了这个广西省最贫困的林场。“当时是2002年12月,县电视台播放了森森公司和政府签订租用凤凰林场的协议,当时我们都不知道,看了这个电视才知道自己的林场已经租出去了。”秦小华说,按照正规的程序,本来应该是先和林场方面谈,李森青跳过了林场直接签约,说明他的来头不小。

  随后,出手阔绰的森森公司不仅一次性付清了600万元的土地租金,而且还承诺在3年内完成总投资达3亿元的项目。盈利之后,每年可以上交税款1000万元以上。

  凭着交际手腕和巨额投资的承诺,刘招华成了当地政府的座上宾。除了凤凰林场2万4千亩的土地之外,森森公司在其他一些郊县也租下了几万亩的林地。

  在采访中,刘招华自己的说法倒颇有意思。这个曾经迷恋制毒的人,似乎又发现了另一个新的领地:“对我本人来讲,做毒品并不是我最大的成就,种红豆杉才给我最大的成就感,因为我曾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红豆杉林场。”

  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研究表明,从红豆杉中提取出来的紫砂醇具有抗癌奇效,商业利润极高。从毒品到药品,在平常人眼里是天壤之别,但在刘招华的说法里,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外乎是巨额的利润和技术上的挑战。

  但是,尽管刘招华投下了上千万资金,但种万亩红豆杉林的梦想却并未实现。秦小华觉得他太自信了,“我们当时都劝过他的,其实这里的气候根本不适应长红豆杉,所以你投资再大也是失败的。”2003年下半年,始终没有获利的刘招华停止了对红豆杉的所有投资。

  在红豆杉投资失败的几个月以后,临桂县附近的古定村来了一位大投资商。村委委员吴江明感到很奇怪,因为这个投资商看中的竟然是村里的一个山洞,而且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洞口炸开。吴江明回忆:“他说要用大车子拉东西进去,所以洞口要大,但是具体拉什么我们也弄不懂,就看见有几辆拖着大罐子的卡车往洞里运货。”这一次,刘招华承诺用1亿3千万的资金建一个洋葱精加工厂。而他早年在福建,也正是以加工洋葱精的名义秘密制毒的。村干部还以为他是个大老板,刘招华甚至吹嘘自己是高干子弟,后台很硬。

  但是,这个洋葱精加工厂还是没能建起来。2004年下半年,桂林警方接到线报,11月24日,桂林市公安局发布了悬赏38万的通缉令,刘招华的假身份被彻底揭穿。

  出逃9年睡梦中被捕

  在广西度过了5年之后,刘招华再次走上了逃亡之路。他躲进了桂林山区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整整熬过了一个月,然后仓皇逃往广东普宁。在后来的采访中,刘招华回忆起这段靠吃饼干方便面维生的日子,第一次流露出了挫败感:“在通缉令发布之前,我是不可能想到自己会落到躲山洞的地步,在此以前我的自信心是很强的。”

  刘招华其实非常迷信,他认为自己五行当中缺木,所以他的化名当中一定要有个“木”字。比如说刘林彬、刘森、刘林权、李森清等等,他认为这些“木”字可以保佑他逢凶化吉。而警方缉捕刘招华的行动代号就叫“啄木”,就是要把刘招华从那些号称能保佑他的“木”字中啄出来、挖出来,不管他伪装得多么巧妙。

  2005年1月底,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突然发现,刘招华的情妇李晓青(即周倩)在宁德的霞浦出现。禁毒干警立即赶到当地,对李晓青的临时住处和务工单位进行严密监控。2月初,警方发现在福安某居民住宅有一可疑男子出现,其体态面貌酷似刘招华。

  3月5日,凌晨时分,一百多名干警悄悄潜入刘招华藏匿的居民楼。几分钟内,干警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服了逃亡9年的刘招华。

  被捕后还很猖狂

  虽然在睡梦中突然被捕,但刘招华很快又显示出一贯的自信。记者在抓捕刘招华的现场录像中,看到了以下这段对话。

  干警:“我是警察,你曾经也当过警察,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够坦诚。”

  刘招华:“没问题,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去连累其他人,是我的就是我的,你们不要想做一个什么圈套来套我。你们想知道什么事情,你列一个清单,或者你做一个提纲,你如果想以智慧来战胜我呢,我跟你讲,你根本不要跟我混,你讲了也是白讲。”

  但是他藏身的3层小楼泄漏了这位逃亡者的窘迫。当干警们荷枪实弹冲进刘招华藏身的房间后,却发现那里连个床铺都没有,屋内一片狼藉,现金、财物丝毫未见。后来据刘招华交代,从广西逃至福建老家时,他身上只剩下了五百多元,最后还是把自己的一块劳力士表卖了两万多元,才勉强度日。

  刘招华曾说过:“亏本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我来做。为了赚钱,即使是冒死的生意也有人做。”

  也许是惊魂未定,在被押回福州的路上,刘招华无意间向押解他的武警透露了此次回老家的真正目的。他说不想再反抗了,他如果反抗,可能也没有那么快抓得到。他就是没钱了,他这次再回到老家福安,就是想再做一笔大的冰毒。

  即便是经过了9年的逃亡,即便最终被擒获,刘招华依然没有对自己的罪行有任何悔意。

  被捕时过40岁生日

  侦察员小薛后来参与了对刘招华的审讯,他认为这是刘招华非常典型的一种狡辩方法,“这反而让我们更看清楚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毒贩,还是一个无赖。”

  被捕后的刘招华在审讯室里,反复询问缉毒干警,他们是怎么找到他的藏身之处的。实际上,从刘招华和他的同伙住进这个出租屋开始,就处于警方的严密监控之中,此时的刘招华,已完全成了惊弓之鸟。在充分掌握了刘招华的活动规律后,警方决定实施抓捕行动,时间定在3月5日凌晨。巧合的是,逃亡9年的刘招华是在他40岁生日这天被捕的。一生从事制毒贩毒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生日竟成了这段生涯的终止符。

  为这一刻,福建的缉毒警察已经盼了整整9年。

  3月11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刘招华落网的消息,同时向广西两名提供刘招华线索的群众兑现奖金各10万元。至此,公安部通缉的5大毒枭中,已有刘招华和马顺苏归案,其余三人罗有文、邱何水、刘少通仍在逃,各地公安机关正积极展开追捕工作。

  (据新华网)

  小资料

  刘招华老家在福建,曾经是乡邻眼中的好孩子,却从一名边防战士一步步蜕变为大毒枭。他曾经是法院的先进工作者;曾经是政府官员招商引资的座上宾;曾经是公安部悬赏20万元缉拿的A级通缉犯,他制造高纯度冰毒数量震惊世界。

  据悉,刘招华父母早逝,二哥也已去世。他的大哥、大嫂以及他的第一任妻子,则都已剃度出家。他因为逃亡,离开了第二个妻子,从此再没相见。第三任妻子为他生下一儿一女,26日和他一同在广州中院同堂受审。

  如今,刘家仅剩二姐刘月春和其养女。这次开庭,二姐也来了广州。由于她曾被公安机关调查过,作为本案的证人,不可以旁听26日的庭审。但她还是赶来了,希望能在法庭之外见上弟弟一面。

  她带来了两身衣服,是她按自己记忆中刘招华的身材尺寸,请人缝制的。而在她出行前,已出家修行的大哥从十几里远的寺庙赶了回来。他让刘月春带两本书给刘招华,“希望他能静心反思自己的行为”。 (来源:羊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