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精美的文化 艰难的守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7:47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精美的文化艰难的守护

  树皮布的存在,见证了人类从无纺织品到有纺织品的过程。本报记者 于伟慧 摄

  

精美的文化艰难的守护

  绚烂的黎锦。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精美的文化艰难的守护

  黎族手工制陶工艺即将成为历史。本报记者 于伟慧 摄

  

精美的文化艰难的守护

  技艺高超的织锦能手多是耄耋老人。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聚焦理由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显得更为迫切和艰难,有人甚至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前世与今生。

  在海南,已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对象,它们中的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打柴舞,黎族钻木取火等技艺已近失传,如果我们不尽快把这些文化遗产用文字、图像等方式固定下来,如果我们不找寻更好方式让这些技艺传承下来,那么我们子孙后代将来面对它们的遗憾,不会亚于我们今天对失佚的《高山流水》、《霓裳羽衣曲》的痛惜。

  如何保护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仅仅需要投入钱,还应该有尊重之情,痛惜之心。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在当天公布的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我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专家称海南展品有“三最”

  “我省这九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海南人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我省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遗产在京展出时,得到了国家专家的一致好评”,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学忠向记者介绍。

  今年2月12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我省展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实物40件,图片近百幅。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齐翔到海南展区参观,看到树皮布后说,“展览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民族民间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即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海南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产生罕见树皮布文化,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级专家宋兆麟用了三个“最”字评价我省的展品:最具原生态、最为古朴、最为精美。

  抢救遗产就像和时间赛跑

  在去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基层去摸底、普查,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实在是令人担忧。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海昌介绍,在去年整理树皮布的资料时,跑遍了整个中部山区,最后才在保亭找到一位懂这项技艺的农民,但是由于优质树皮布的生产原料———见血封喉树已经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树种,后经林业局批准后才把这项技艺完整的记录下来,如果不及时抢救,这位艺人的离去,就意味着这项技艺的消失。因为它本身的生存土壤已经消失,留下的只是一种文化符号,而恰恰是这种符号,却记录了人类历史从无纺技术到有纺技术的进步。

  钻木取火记录着曾经的生存状态,但是目前全省懂此技术的不足10人;黎族的骨簪不但是精美的饰品,而且反映了黎族一段历史,记录黎族一位英雄,可是懂得制作的人只有3个;打柴舞的原生态全省只有三亚的一个村庄还保存着,如果这个村庄打柴舞消失了,从此在世界上这个古老的舞蹈就消失了;手工制陶的艺人全省不足10个,临高人偶戏后继无人……,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局局长李冠说,在普查黎锦中,遇到了许多这样的事情,婆婆是织锦的高手,但是年事已高,拿不了织机了,儿媳略懂一二,但织出来的黎锦远远达不到婆婆的要求,而孙女却是一无所知,只能在旁边看热闹。每一个方言区,每一个家族,都掌握着不同的织锦图案,可是当前的图案越来越简单,黎锦的织法也越来越少,黎族精美的龙被代表着黎族织锦的最高水平,但是龙被的纺织技术已经在民间失传了。

  “有些遗产,已经处于最为干枯的时刻,如果不给它及时的浇水,它可能随时都会死去,一首民歌、一个乐种、一种手艺、一座茅草房永远地消失了,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我们当前的保护工作就是在和时间赛跑”,王海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不能简单贴上封建的标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除了资金和人员的不足外,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薄。”省博物馆的陈佩说。

  陈佩说,他们在下面收集整理抢救民歌时,有一些歌颂爱情非常精美的民歌,竟被当地的一些群众甚至是基层干部认为是“黄色”民歌。

  去年,省里相关专家为了收集整理儋州调声去某镇采风,可是一连等几天都不见群众出来唱调声,后来才知道是镇上派出所怕群众集中唱调声引发治安问题,不让群众出来到镇上集中唱。

  在下面收集整理一些民间舞蹈,当地的干部往往都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落后的东西,甚至给予阻挠。

  陈佩说,认识的不足,等于是把这些宝贵的遗产往死胡同里推。

  中国民间文艺家、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符策超说,海南的军坡节,黎族的文身文化,一些人认为这是封建的东西,是文化的糟粕,应该摒弃,不需要来保护。

  他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生存的道理,对这些遗产我们不能简单划分精华与糟粕,因为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更新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千万不要等到某一天突然意识到这些文化的重要性时,我们才来后悔。

  (本报海口6月26日讯)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小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