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五十载,萌芽不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9:30 解放日报

  1956—2006,《萌芽》已经50岁了。

  这本新中国最“老”的青年文学刊物,从1956年7月创刊选择作“青年人自己的园地”起,就始终执著于一种年轻的姿态:“《萌芽》要永远和青春在一起。”

  50年,《萌芽》始终一以贯之,秉持“让文学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家园”的宗旨,为
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提供一片成长的土壤,也以文学的力量陶冶着人们的灵魂。

  50年,《萌芽》见证着中国文坛半个世纪的潮起潮落,也见证着共和国的发展与辉煌……

  《萌芽》的萌芽

  50年前,1956年的7月1日,新中国第一本青年文学刊物《萌芽》在沪上创刊。

  嫩绿色的封面,最上方“萌芽”二字是鲁迅先生的手迹。

  中央一稚龄孩童手拿水壶浇幼苗,这是向画家黄永玉约来的木刻作品《我们的幼芽》。

  前《萌芽》主编曹阳告诉记者:“1930年,鲁迅先生曾经办过一本刊物叫‘萌芽’,目的是培养青年一代文学新战士。1956年《萌芽》首任主编哈华在创刊词中解释了刊名典故:既代表新生,又是纪念和学习鲁迅先生无微不至关怀和培养文学青年的精神。”

  而《萌芽》的萌芽,则缘于那年3月15日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

  其时,朝鲜战场停战协议已早在两年多前签订。志愿军凯旋,小学义务教育开始普及,合作化、公私合营,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转折时期,人民群众迸发出蓬勃热情。中国作协和共青团中央第一次联合举办会议,动员和组织文学新军,讴歌春天,讴歌社会主义的火红建设。当时有480多名青年文学创作者参加了会议。”时为上海棉纺六厂工人的唐克新,由于那时已在本报发表文学作品,故成为会议的上海代表团成员。

  唐克新说:“当时,周恩来接见了全体青年作者。中国作协主席茅盾、副主席老舍和团中央书记胡克实分别作报告。会上,大家说到培养青年作家需要一块专门的园地,后来设想就落实到上海,由作协上海分会筹备,争取早日出版。”

  老编辑施燕平回忆:会上消息一传出,《萌芽》尚未诞生,上海作协就已收到各地文学青年寄来的稿子近400件。

  投诉”信雪片般飞来

  创刊头几年,《萌芽》有“两多”。

  一是来稿多。施燕平回忆:通常每月来稿6000件,总字数约2000万。那时杂志每月共需15万字稿,除少数辅导性文章约稿外,都从这2000万字中大海捞针。同期编辑唐克新说:“通联组三人光是登记、分发都来不及。我们十来个编辑一天看几十篇稿子,晚上回家还在看。”

  再由于哈华最初规定每稿必复,编辑一天仅退稿信就得写十几封。施燕平印象很深,当时有位同事翁文达身患残疾,平时弯着90度腰,但对工作一丝不苟,今负盛名的作家浩然就是他从众多来稿中发现的。多年以后,在北京遇见施燕平的浩然得知,曾与他多番联系的编辑竟是身残,感慨不已。

  二是“投诉”多。创刊号的印数为3.6万册,不到一年内,发行量就激增至20万册。施燕平记得,由于出版局纸张供应困难,要求编辑部压缩控制到每期12万册,于是投诉买不到刊物的信件雪片般飞来。“哈尔滨的读者反映跑遍全市邮局买不到一本,天津的读者反映刊物两天就卖完,广西的读者指责当地邮局拒绝收订……”

  是因为生活气息的浓厚,是因为建设的轰轰烈烈,是因为祖国的欣欣向荣,是因为被主人公的理想和情操所打动……编过多本刊物的作家韩北屏在北京街头看到众人排长队买《萌芽》,满腔欣喜,连忙找到当时在北京的老友、上海作协的杜宣道贺。

  洛阳纸贵。编辑部不得不“忍痛”建议:在方便、自愿的原则下,读者数人合订或相互转借。

  编辑部的故事

  建设社会主义,人民群众中蕴藏着这么大的热情?为了最真切地贴近生活,1958年9月,编辑部“搬家”到上海第一个人民公社——七一人民公社。施燕平记得:临走时,作协开了场隆重的欢送大会,报纸也在重要版位详尽报道,褒之“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

  那是一个名叫潘家桥的小村子,借了个祠堂当办公室兼宿舍,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施燕平回忆:搬来后与农民挨得近了,白天下地,晚上油灯下改稿。“当时,一无电灯、二无电话,要联系作者,或是与作协领导汇报,都得步行几里地去七宝镇打电话。至于与印刷厂关于校对、定稿等联系,更是费尽周章。所以,最后还是不得不告别了村子。”

  时代的烙印远不止这一处。1960年7月,《萌芽》先是由半月刊改为月刊,两期后就因纸张供应困难而停刊。随着1963年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次年1月《萌芽》复刊,没料两年多后的1966年8月再次停刊,而且这一停,就是14年。

  一件小事是常事

  唐克新说:“记得是在1981年1月,在各方的支持下,《萌芽》二度复刊。老主编哈华说,办刊宗旨不变,还是继承鲁迅先生培养青年一代的精神,封面就还用那幅《我们的幼芽》。”

  其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始深入人心,拨乱反正、百废待兴,那真是文学的春天呵。复刊后的《萌芽》很快博得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最高突破30万份。

  已退休的编辑孙文昌说:复刊后的《萌芽》曾有这样一件小事——

  为了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作者”久没投稿,编辑专程从上海赶去天津。火车、汽车、步行再换车,到了那郊区盐场已是夜里。

  “不可思议吗?可对《萌芽》而言,这是常事。”孙文昌说。

  就作园丁,倾心培育。现任主编赵长天说:“在第二次复刊以后的25年里,中国文学界新涌现的优秀作家几乎都在《萌芽》留下了他们最初的足迹,这是一本杂志的骄傲。”

  坚守的力量

  1986—1995,曹阳任主编十年,给同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自行车。

  “特别是后5年,一到资金紧张,他就四处骑车去想办法。”副主编桂未明说。

  曹阳自嘲:那时不少作家都夸“老曹会做生意”,其实都是不得已为之。

  同期进《萌芽》当编辑的周佩红回忆:编辑部和年轻作者们的笔会从1993年后突然消失。“商品经济的大潮冲来,文学青年们如梦初醒,忽然意识到文学对于实际生存的无用或者无力。来稿量骤减,发行量更是滑坡,偶有昔日作者来访,名片上的身份,大多已变成经理、总裁。”

  发行量直跌至1万。“那时每个月都在为工资发愁。”赵长天说。

  怎么办?《萌芽》的阵地还能坚守吗?“那年我刚上任,一位久未联络的友人从日本打来电话,说‘真不得了,你当了《萌芽》的主编!’”也难怪,上世纪六十年代读中学时,同学们最爱读的就是《萌芽》。事实上,困境不只在《萌芽》。在这个文学被边缘化的时代,全国绝大多数文学期刊都在面对读者流失、市场萎缩的暮气沉沉,甚至遭遇存亡危机。

  《萌芽》还是要坚守阵地。要创新改版,突出重围。副编审李其纲说:“你可以不是作家,可以不以之谋生,但你的精神家园要有文学的存在,要意识到,有文学的人生是幸福的。”赵长天说:“改版后的《萌芽》,更强调文学的普及和推广,更多着眼于提高青年人的文学素养,占领文化市场。”

  今天,《萌芽》发行量已突破50万,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校园,更贴近青年学生。与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联合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被誉为“中国语文的奥林匹克大赛”,相对于应试作文,让学生们不拘一格畅所欲言,文风清新文字鲜活。评委会主任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

  文学有它的力量所在。它的力量在于激动人心,打动人心,它的力量在人心里边。

  就像一位作家所言,“文学不一定使你荣华富贵,也不一定使你官运亨通,但文学或许能使你纯粹一点,高尚一点,有道德一点,脱离低级趣味一点,或许还更有益于人民一点。”

  这就是《萌芽》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以最本真的纪念

  今天的《萌芽》,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它的50年——

  最具分量的,是新出的《萌芽50年精华本》。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注明了中国文坛这50年的全景印迹。1956年8月,巴金,《我认识的鲁迅先生》;1956年10月,陆文夫,《小巷深处》;1986年1月,余华,《三个女人一个夜晚》;1993年12月,池莉,《城市包装》……是“青年人自己的园地”,也是“作家的摇篮”;是巴金、北岛、舒婷等的耕耘地,也是余华、阿来、韩寒等的起步处。

  最贴近青春集聚地和绽放地的,是今年3月启动的“50年走进50所中学”全国文学讲演活动,旨在让文学有效地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文学、热爱文学,从而将文学的基础人口得到更有力的拓展,让文学成为年轻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构成。

  最蕴绵绵深情的,是一本看似普通的咖啡色笔记本。打开,里头依时间顺序集聚了创刊以来所有的封面,共计459幅。赵长天在序中写道:“献给50年来关心和支持《萌芽》的读者们。”

  还有,汇聚青春文学代表作家作品的纪念专辑以飨读者,就在这7月号……

  

五十载,萌芽不老

  图为1956年7月1日创刊号《萌芽》杂志的封面画,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木刻作品《我们的幼芽》。

  本报记者 林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