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摄影者的良知”铺满十万里山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1:37 公益时报

  王搏,生于1964年,甘肃天水人。1970年入小学,1981年初中毕业,后因贫辍学回家务农。1988年 学习摄影,1990年起开始自费拍摄采访西部贫困儿童,1998年起自费在全国各地举办影展并首创“一对一”的影展助 学模式。

  15年来,王搏徒步穿越了西部八省区的10万多里山涧路,收集了1万多贫困儿童和1000多代课教师的资料。 至今,他已经自费举办了24次巡回影展,使3万余名学生得到资助。
2005年,国家对部分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 ,他又将镜头对准农村代课教师,同时把资助对象转移到贫困教师身上。今年6月16日,他在福特基金会、天下溪、北大爱 心社和行知社等机构和个人的资助下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走进真实——感受西部农村教师的生活”摄影展,同时开展“一对 一”助教行动。

  -本报记者程芬摄影报道

  6月16日下午5点钟左右,骄阳依然似火。王搏从首都

图书馆出来,跟随几位朋友来到附近的上岛咖啡厅。

  看着动则几十元一杯的茶单,王搏说:“我就喝水。”上岛咖啡的最低消费是20元,这意味着只喝水也要付20元 的服务费。王搏咕哝了一句:“这地方,喝的东西怎么比吃的还贵?喝一杯水都够我们一个月伙食了。”

  王搏的“官方身份”是甘肃省的一个普通农民。不过他是“不太称职”的农民——一年之中,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山路上和对贫困师生的采访中。这次他之所以出现在首都“高消费”的咖啡厅里,是因为他的“走进真实——感受西部农村教 师的生活”摄影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展。

  这是王搏的第25次影展。与以往一样,王搏首创的一对一“影展助教”行动与影展同时进行。不少参观者边看边流 泪,部分有实力的人甚至就在展览现场签订协议,以每学期500元的“价格”资助贫困代课教师。10天下来,已有460 个参观者签订了这样的协议。

  以前的影展都是王搏自掏腰包而且基本没走出大学校园。这一次,在一位名叫李玲的朋友的帮助下,王搏得到了很多 公益组织的关注。

  摄影是一个“烧钱”的爱好,对一个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更是“奢侈”。王搏在一篇文章中说:“之所以倾其所有、 负债将这项义举坚持到了今天,是与我历尽苦难的童年息息相关的。尤其在因贫苦失学后的10年岁月里,绝望的我亲眼目睹 了家乡一茬又一茬失学娃娃的生存状态,是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力求知识的渴望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下定了摄影助学童的 决心。”

  王搏不愿意随便对人说起自己家的拮据。现在,他的妻子因劳致病,大儿子已经结束高考,小儿子也刚初中毕业。

  每当有人问起孩子的学费,他就以沉默面对,问急了,便喃喃低语:“这个事情,我不想让别人操心。我受不了,孩 子也会受不了的。”

  王搏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时候,走在这个大街上,我就忽然想:我会不会永远走在这里了?”

  王搏时常担心自己回不去了——不是自己不愿意回去,而是这十几年来对西部教育落后状况的纪实影展引起了地方政 府的不满。他在《心灵后记》一文中说:“尽管为此人身遭际了一次次的伤害而丧失了自尊自爱,但永远保持的宽容使我屈辱 不惊,尽管付出的人生黄金时期一去不返,以至于某些难言的困扰逼迫今天背井离乡,但我爱国才爱贫困儿童的心依然是火热 的。”

  问及具体“伤害”时,他却婉言拒绝:“这个——已经过去了。”

  王搏身体不好,身边常备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脖子上还挂着一串仿玉石的塑料珠子,他说这是母亲生前的佛珠。 当记者问他是否信佛的时候,他轻轻地说:“我信我母亲。”

  王搏看上去无欲无求,实际上,他很执著。他曾经是一个文学青年,写过不少诗歌

散文,后来又学习摄影,并一发不 可收拾,持之以恒15年自费办摄影展。

  这一次,如果不是遇到了李玲和天下溪的梁晓燕,他的展览也就局限在北京的几所高校里巡回展出。但是,遇到了“ NGO”之后,他的方式受到了一些冲击。首先是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其次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答应设立专项 基金,让他的爱心行动“合法化”。甚至,著名学者、电视策划人杨东平还表示可以帮他找媒体宣传。其三,他认识了那个叫 尚立富的老乡,他们都曾经用相同的方式办展览、做救助,但是,比自己年轻13岁的尚立富却率先建立了一个非公募基金会 。

  这一次经历,似乎冲击了过去15年的默默无闻、独自坚持的摄影助教苦旅。一种充满吸引力同时也充满未知数的方 式展现在王搏面前。

  但是王搏还有所担忧。因为他做这一切原本出于“摄影者的良知”,他甚至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事业来经营。他 怕挂靠在某机构中会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更怕只有物价昂贵的北京才有足够的资源充当事业的土壤,那样的话,他就真的“ 回不去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