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一场水环境保卫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2:31 扬子晚报 | |||||||||
省人大常委会分赴长江、太湖、淮河三大流域进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检查组,已全部结束在各地的明查暗访。26日下午,叶坚、张艳、赵龙三位副主任分别率领的三大检查组,在省人大常委会交流各组检查情况。 记者获悉,“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坚持以“环保优先”的发展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太湖、淮河水污染防治计划,推进长
良性机制体制,使水环境治理“握紧了拳头” 令检查组成员印象深刻的是,相比过去水环境治理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现在,法规日渐完善,组织日渐健全,水环境治理日益主动有力。太湖和淮河都成立了水污染防治领导机构,对国家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调度和督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部门配合加强,各地党委政府将“确保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摆到了重要位置。 工业污染治理,走结构调整之路 工业污染,目前占我省废水排放总量的57%,2005年排放总量达29.6亿吨。三大流域检查的结果看,各地都已经把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作为治理工业污染的治本之策。 审批把关:工艺上不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或者超环境容量的项目不予审批。除了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进行污染整治外,苏北地区建设项目设置了较高环境准入门槛。 关闭:2005年,淮河流域淘汰了13家企业的石灰制浆工艺,关闭了48家工艺水平低、规模小的化学制浆、酒精、淀粉、黄纸板、废纸造纸企业,查禁了156家“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最近,省经贸委等部门正在对化工行业进行梳理,准备再关闭全省1/4的污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工企业。 提标:2006年底,严于国标的全省印染企业提标全面完成。化工行业地方标准也在制定之中。 集中:为了强化环境监管,目前我省各地都在推进工业项目进集中区、开发区。要求各地开发区必须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污染的产生。 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饮用水是百姓的基本“生命线”。为保障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将饮用水源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是2005年全省环保“重中之重”工程。现在,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据调查,全省现有各类规模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594个,在全省水源保护区内现有工业企业898家。 各地政府明确了挂牌督办的重点污染源名单,修订和完善饮用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了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及级别。对清查出来的重点污染源和突出问题全面开展整治行动,调整和扩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制订了科学的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目前,全省共查处企业71家,整治各类船只1298条,否决了涉嫌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拟建项目262个。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已破题 水环境污染日渐呈现多方位、综合性、复杂性。从“十五”开始,我省开始进行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 省环保厅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2月底,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在建和筹建的共计240座,总投资达174亿元,设计处理能力727万吨/日,已投运191座,形成处理能力581万吨/日,实际处理能力387万吨/日。 与此同时,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破题启动。到2005年底,太湖、淮河流域已经建设大中型畜禽养殖沼气工程138处,新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处理率70%以上;在太湖、淮河流域有10万户农民改厕、改厨、改圈,建起沼气池。围绕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养畜、气化集中供气等技术。推广从“基地到餐桌”的无公害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农业生态县建设,到2005年底,太湖、淮河流域的10个县(市)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全省首批建成的生态农业县(市)。 王晓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