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堡:逝去的铅华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15:00 海峡都市报

  N阮丽张/ 李熙慧/ 江荣义/黄继业/ 赵鹏云/ 田米/ 杨清竹文/图

  6月21日凌晨,诏安一座600年古城堡,30多米城墙轰然倒塌。至今,如何修复、修复经费哪里来,仍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这座城堡的身世,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数百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日子。那
个年代的英雄,是戚继光、俞大猷,还有千千万万与倭寇顽强斗争的沿海百姓。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城堡消失在尘土中,只留下一段传说,一些记忆……

  闽南当地到底有多少古堡存在?这些古堡记录了一段怎样的岁月?本报记者历时一周,寻访那些消失的古城,试图再现那段逝去的岁月。

  -------------------------------------记者探寻---------------------------------

  诏安:

  倒塌掉的古城墙

  发生倒塌的仙塘城堡方圆300多米,被称为“袖珍城堡”,在诏安县桥东镇仙塘村山仔顶山上。

  山脚抬头仰望,石城墙掩映在古榕从中,透出一股高高在上的威严。古堡有两个城门,朝东为“朝阳”,朝南为“迎薰”。每个门有两层,外门为拱形,内门为长方,门高分别为2.1米和2.2米,城厚1.18米。

  奇怪的是,事后调查时,文管部门发现,这座2000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堡,相关记载却很少。

  几经周折,记者和当地文管办找到傅崇毅老先生,他是原诏安县人大副主任,致力于诏安文史研究20多年。从他以前收集的资料分析,这应该是一座抗倭古堡。据史料记载,明时诏安有古堡几十座,如今只剩下4座。

  城堡里住着六户居民20多人,大多是老人,虽然只是隔着一道城墙,但感觉城里的生活悠闲了许多,榕树、龙眼、桑树、香蕉、竹子无拘无束地生长,知了在榕树间鸣叫。22日,事发第二天,堡民涂发林泡起功夫茶,接待来访的厝边,阿婆们洗衣的洗衣,喂鸡的喂鸡,似乎没发生过这件大事。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古堡还是完整的。后来筑堤坝,建炉灶炼钢铁,城墙被拆得只剩下东面一段。这些年,残存的古堡仍顽强地矗立着,人们也没再轻易去打扰它。大自然却没放过它,长期风蚀已把城基打空。谁也不知道,剩下的城墙,会不会在又一次台风后轰然倒塌。

  永宁:昔日繁华随烟去

  同样,正随岁月一起褪去昔日风华,逐渐没落的还有永宁古城。

  25日下午3时,太阳很毒。65岁的郑天应在烈日底下走得有点急,他要带记者去找那块“永宁卫遗址”的石头。

  永宁是位于石狮市南郊的一个居委会,虽然现在默默无闻,但在明代却是东南沿海海防重镇,与泉州卫平级,郑老说,那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规格是挺高的,崇武古城当时只是它辖下一个所城。

  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诏在此设永宁卫,城内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按编制统辖6935名将士。城外还有五个隶属于永宁卫的千户所,分别是福全千户所(在晋江)、崇武千户所(在惠安)、中左千户所(在厦门)、金门千户所、高浦千户所(在同安),所辖兵员5793名。永宁卫全盛时统辖10个千户所,将士12728人,是一般卫所规模的两倍。“据说是福州卫的五倍”,对脚下这块土地的辉煌历史,郑老很自豪。

  好不容易在海边的杂草从中,找到这块1人多高的石头。如石头所示,永宁真的只是遗址了,一点古城墙的影子都找不到,只留下北门街、南门街的地名,揭示了当时的城池布局。

  郑老带记者到几个城门所在的位置,原来北城门的位置上,也是一座门,新建的。不是了,文物,是不能复制的,郑老摇头叹息。最后的一次彻底毁灭,大概是解放前后,人们盖房子、筑堤坝,把仅存的城墙残段毁了。前几年,当地教堂翻建,拆下许多长条石,那正是古城墙石。当时,老郑等人就有意以此复建部分城门城墙,与黄金海岸连成一体,政府也很支持,还在海边立了“永宁卫遗址”的石头。但是几年过去了,堆在草丛里的石头越来越少,城门却没见踪影。“需要很多钱啊,破坏了就没了。”

  厦门:明城墙芳草萋萋

  从车水马龙的公园南路大街,拐进一条小巷,喧哗嘈杂之声远去,晌午的蝉声衬托出这里的静宁。从小巷上去大约200多米,远远地见到了那段由条石砌就的城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厦门明城墙。

  城墙前,萋萋荒草横生,枯枝败叶久未清理,给古城墙增添几分苍凉,几分萧索。几棵附生在城墙上的大榕树已是树冠成阴、“胡须”飘飘,饱经沧桑,默默矗立;据介绍,其中一棵榕树和施琅将军的水师提督衙门历史同样悠久。城墙上遗留的摩崖石刻,记录着这里曾是登高览胜、遣怀题诗的佳处。

  城墙约有5米宽,70米长,这就是明城墙仅存的一段。

  据载,明代初年,政府为加强海防,令江夏侯周德兴在东南沿海筑建所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厦门城建成,当时厦门城为近圆形城垣,以今工人文化宫为中心,到古城东路、古城西路一带。清道光《厦门志》载:顺势而建的厦门城原周长1360米,高6米,为厦门城制高点,城门四座依次为东“启明”门、西“怀音”门、南“洽德”门、北“潢枢”门。清康熙二年(1663年),厦门城被清兵攻陷并拆毁。二十四年(1685年)水师提督施琅复建,城周长扩大至1920米。乾隆十七年(1752年)再次重修。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攻占厦门城,城垣遂逐渐废弃。现仅存北面“潢枢”城墙一段,约70米。1982年残墙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值厦门建城600周年时,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残墙并修复了城垛。

  崇武:雄风仍在旅游胜地

  历经600多年烽烟战火,崇武古城依然保持它的风貌,这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头城堡,军事建筑学研究的一份珍贵资料。

  战火退去,古城的人们生活悠闲自得。城门处,老人们在石凳上聊天,享受着古城墙庇佑下的阴凉。城外就是车来车往,游客熙攘,城里却极静谧。惠安县方志委主任林凌鹤,很庆幸自己是古城居民。当年,林家先祖自京城来此修造城池,此后便在此定居。林说,古城偏安濒海一隅,使它避过城市发展的挤占。关帝爷显灵保护城堡,这个流传多年的传说,让人们对古城有着一种敬畏,建房修坝没人动过城墙的主意。

  崇武所城建城之前,这里经历元末兵乱,全村只剩下10户人家。建城后,即抽漳州十县壮丁1304名戍此防倭,又从安徽等省调来千户、百户、镇抚等十几名官员,这些人不少随带家眷,入籍定居,使这里的经济、文化迅速繁荣起来。当时的“三千军七户民”现已发展成“百家姓万人丁”,世代文风、学风相承,出过八闽琴师郑佑、诗人黄吾野,特别是清代,生员、贡生满街皆是。

  古城由清一色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耸立在小兜寨江湾东侧,负山控海,南临大海,东有乍山、赤山、高雷山;北有丰山、旗山;城中有莲花峰;城墙架于江口山、庵山等四个小山丘之上,依地形蜿蜒起伏,宛如一朵莲花。

  崇武古城的规格也很特别。据有关资料,明初在沿海兴建的所城,城墙周长一般在400丈至600丈之间,崇武所城却大大超过,已接近卫城的规格。据《崇武所城志·城池》记载:“周围七百八十三丈,计四里零六步”。现实测周长2567米,城内南北门相距约700多米,东西门相距约600多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墙共长2457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垒成,并设有两层跑马道。墙上有墙碟1304个,箭窗1300个,窝铺26座,四面设城门,在城内莲花山制高点,还设有瞭望台,四面城边有窝铺、月城、墩台和通外涵沟,构成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东、西、北三面月城,南无月城,门外照墙为屏蔽”,城门及门楼至今保存完好。

  因为保存完整,风景优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就有许多摄影家、剧组慕名而来,崇武名气越来越大,开发成旅游景区也就有些顺理成章了。

  专家评点

  人为和自然因素所致

  古堡正慢慢消失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攻进悬钟城,烧房毁墙,悬钟城坏。隆庆六年(1572年),又修葺一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迁界而废,康熙年间再度重修。悬钟城如今东、西、南三门依然保持完整,城内有明建关帝庙、古烟墩遗址等文物。但5里多长的城墙,只剩下断断续续的2里多,窝铺、营房等设施,已经找不到踪影了。

  闽南沿海一带抗倭城池、城堡,差不多都有类似经历。不过,悬钟城还算保存比较好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地方就不那么幸运了。

  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陈鹏鹏介绍说,从闽南三地来看,泉州的遗存算最丰富的。丰泽区、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市遗存分布数量多,现在走在后渚港、虫寻埔都能找到海防遗存。崇武古城就是保存完好典型的一个例子,惠安莲城巡检司,也是保存大体规模的一座古城。

  以前,泉州沿海防倭寇的军事工事很多,但经过六七百年,自然的流逝、人为的损坏,其中包括村民挖城土拆城石修建房屋,完整保存下来比例很少,很多地方只能找到残垣断壁、废弃的烽火台、烟墩。曾经巍峨的永宁古卫城,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福全古城,也只剩下一些断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