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无穷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15:45 《环球》杂志 | |||||||||
竹与无穷花 龚克瑜 一方面是大财团丑闻曝光,黄禹锡“科技神话”破灭,体育界弄虚作假,另一方面又是经济建设迅猛腾飞,民族情感高度统一,领土主权据理力争……韩国真是一个复杂的结合
如果说美国学者罗斯本尼迪克特以“菊花与刀”为例,揭示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的双重性,寓意形象又富有哲理,那么,韩国的民族性,则可以用无穷花和竹子来形容。 谢了再开,开了又谢的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学名“木槿”,其强韧无比的生命力让人领悟了“永远绽放、永不凋落”的真谛,体现出韩国虽历经困苦劫难却仍坚忍不拔和充满朝气的民族精神。而竹子,又恰似韩国人的性格,挺拔坚强却又充满“灵活”和“弹性”,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韩国人比较突出的性格特点是:刚烈、急躁、团结、独立。 刚烈 韩国国土面积狭小,由于地理环境上相对闭塞,几千年来单一民族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坚定和固执。地理上的邻近也使朝鲜半岛人民的性格气质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汉颇为相似,粗犷朴实、豪迈不屈。 “甘洒热血写春秋”也许是韩国人最好的写照,刚烈的性格脾气在韩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看到了韩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顽强不懈的抗争,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奋斗,体育场上争金夺银的拼搏和国际舞台上的坚韧不屈。 为结束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军人独裁,韩国民众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争取民主,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着。在学生运动和示威游行中,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军警和刺眼的催泪瓦斯,人们仍然奋不顾身,毫不退却。韩日独(竹)岛之争中,韩国人誓死捍卫领土的决心和韩国青年断指以明“抗日”之志的举动,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人深深体会到韩国人身上熊熊燃烧的刚烈之火。 急躁 半岛地势狭长,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波及全国,一旦战争爆发,也会因为缺乏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而全盘皆覆。所以,即使面对普通的事态,韩国人也会有强烈的危机感、不安感和焦虑感,表现在言谈举止上,就是“急性子”,说干就干,要干就要“毕其功于一役”。 韩国人干什么都快,走路快,开车快,经济发展快,危机时崩溃得快,危机后恢复得也快。因为急躁,有些韩国人往往没有耐心,考虑问题容易被冲动的情绪所左右。这时,断指和自焚等偏激行为就成了一些韩国人想速战速决解决问题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最近,黄禹锡神话的破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韩国人的急功近利。然而,在美梦破碎之前,以黄禹锡为代表的和平年代的新民族英雄,恰恰满足了韩国民众对民族英雄的崇拜与期盼。 团结 提到韩民族的团结和爱国,让人不得不翘起大拇指。每个韩国人都坚信“没有团结,就没有国家、没有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旦国难当头,韩国全国会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1997年金融危机肆虐之际,韩国“献金运动”的高昂热情令人感动,不少妇女甚至把结婚的嫁妆和信物以极低的价格半卖半捐给了国家。世界杯足球赛上,被“红魔”染红的半岛在燃烧、在疯狂,韩国队在场上永不言败的斗志,不畏强敌的气概,不知疲倦的围困逼抢,都叫“恐韩”的国人目瞪口呆。 为抗议政府过多地引入美国配额,韩国电影界集体削发明志,以他们的团结唤来了韩国电影的新生。 “身土不二”这四个字,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韩国人的心里。在韩国或者海外,总能看到韩国人非常自觉地只用“韩国货”,韩国人以用国货为荣,与某些国人唯“洋货”不买的心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韩国人的确把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高度统一起来了,整个韩国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个韩国国民都是家庭中的成员,每个成员都自觉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时甚至会发展到护短排外的程度。 独立 长期被殖民、被侵略、被分裂的历史和尚未摆脱依附强国的现实,使韩国不得不学会在大国强国的夹缝之间求得生存。经济腾飞以后,韩国人急切地渴望实现国家独立与强大。随着“386”一代(即30多岁、80年代接受教育、60年代出生)逐步在韩国占据主流,被刻意强调的独立性,也开始在韩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朝鲜,过去韩国人最忌讳的就是被称作“南朝鲜”,因为这听来似乎是以朝鲜为主,他们不过是在其南面而已。相反,韩国人却喜欢称朝鲜为“北朝鲜”,以自己为中心。 对日本,韩日之间的“日本海”和“东海”名称之争已有数年,韩国据理力争,强烈反对“日本海”的称谓,坚持称其为“东海”,还向国际机构提起申诉,要求将“日本海”改为“东海”,并在争议解决前以“东海-日本海”并称。最近的独岛(竹岛)之争,更使韩日关系紧张到了几乎一触即发的地步。 对美国,由驻韩美军压死两名女学生引发的反美情绪至今仍十分高昂。虽然目前美国在韩有3.4万驻军,掌握着韩军的战时指挥权,对韩负有安全防卫义务,但是,随着六方会谈的深入,韩国已开始与美日的立场渐行渐远,甚至被称为“朝鲜的律师”。 2005年初,韩国将沿用多年的“汉城”改成“首尔”,据说韩国还希望把“汉江”改成“韩江”,把“中医”改成“韩医”。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部分韩国人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抱有怀疑和不安。 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的、现实的、地理的、外界的、典型的、非典型的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韩国性格。-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