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专题 > 正文

纪念建党85周年:前进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20:28 新华网

  

纪念建党85周年:前进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6月26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在同名歌曲的词曲创作地――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落成开馆。纪念馆占地约6000平方米,其中展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传唱大舞台4000平方米。 新华社记者 刘浦泉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题:前进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写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和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贾永、刘刚、翟伟

  85年前启航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开始了奔向光明与希望的历史航程。

  70多年前,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漫漫长征让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

  建党与长征——中国革命史上的两件大事穿越历史的时空,启迪着我们,昭示着未来。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行动阐释先锋队的丰富内涵,为永葆先进性注入不竭动力

  就在纪念建党85周年之际,党的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已基本结束。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揭示出先进性教育的重大意义。

  85年间,中国共产党从仅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7080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正是因为有着一批又一批时刻保持先进性的优秀党员。

  “党所领导的红军个个都是英雄汉!”身上至今还有尚未取出的弹片的老将军王定烈回忆长征时豪迈地说,“前有阻挡,后有追剿,没有吃的,缺乏弹药,我们还是保持高昂的斗志,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与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交相辉映,把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铺展在地球之上。

  飞夺泸定桥战斗中,在著名的“开路先锋”红四团担任通信员的唐进新,冒着弹雨紧跟在22位突击队员的后面往铁索桥上铺木板,亲眼目睹了两名战友中弹坠入湍急的大渡河。谈起71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这位91岁的老人说:“就是死,也要朝着前进的方向!”

  一部长征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命写就的壮歌。单是江西兴国一个县,倒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就有12038名,平均每公里都有一名兴国籍烈士化做生命的路标……

  平时看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紧要关头豁得出来。当选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老红军袁林回忆说:“面对敌人,冲锋在前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缺衣少食,把粮食节省下来让给战友的也是共产党员。”

  从烽火岁月到和平时期,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薪火相传;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脉相承。1998年抗洪,冲锋在波峰浪尖上的是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堵决口的是共产党员;面对非典,争先投身最危险工作、勇敢奔赴离死神最近的地方的,是共产党员;在不久前扑灭黑龙江森林大火的战斗中,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同样是共产党员。

  

纪念建党85周年:前进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85周年。

  回首波澜壮阔的85年,我们满怀自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重任在肩。从成立之初仅有50多名党员的党,到如今拥有7080万名党员的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靠什么创造了世界共运史上的奇迹?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惊涛骇浪,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执政“周期率”,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新局面?面对新时期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攻坚克难,引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昭示未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85年成功的真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放眼天下风云大势,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有着57年执政历史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种种新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党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党,党的自身建设面临新考验。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的重大课题。

  宝贵财富 强大动力

  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的历史阶段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历史的、具体的,是民族精神的深刻写照和集中体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言警句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延绵几千年的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激励和鞭策下,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这些传统文化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总结出了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内涵。党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优良传统和作风,保证了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要求,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多次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作风建设,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化解社会矛盾 执政党着力破解新课题

  在建党85周年前夕,济南市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全市群众工作大会,主题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面对“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不断出现的阶段性矛盾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能否及时化解矛盾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从“与民争利”到“为民谋利”

  [矛盾现象]山东农民张军是有名的“上访户”。8年前,他为当地政府搞的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等“四通”工程中强行集资摊派(人均负担400元)问题,上访了整整两年。4年后,他又因村民征地补偿款被镇村干部截留,再次踏上信访路。如今,他家的沿街房被强行拆迁,在记者的帮助下才拿到70%的补偿款。张军说,“我是高中毕业生,知道中央一直在强调利为民所谋,可为什么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非要干与民争利的事呢?”

  农民负担、征地纠纷、拆迁补偿、农民工讨薪、下岗职工,这些社会矛盾的出现有其客观性,但背后却可以折射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权威解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政治承诺。回顾过去,我们在一些政策和做法上出现了“与民争利”问题,引起一些群众不满,教训深刻。近几年来,中央提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并要求地方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等转到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今后应把握一个原则:搞改革必须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改革成本代价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改革探索]随着国务院宣布农业税的取消,亿万农民告别了“皇粮国税”。这个“历史性决定”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

  中共完善党内民主提高执政能力

  为了应对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一系列扩大党内民主的实践正在中共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层面次第展开,以期更加有效地提高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能力。

  令人瞩目的是,在作为今明两年中共政治生活大事的地方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工作中,党内民主得到进一步发扬,包括须经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强调了保障党员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中共江苏省委要求所有乡镇在换届工作中实行党委书记候选人公开推荐制度。浙江、四川等地使用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网上调研、座谈会调研等多种手段,由群众给干部政绩打分。江苏东海县在推行领导班子成员实绩听证考核制度后,有8人因听证排名靠后被改任非领导职务。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就扩大党内民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试验,并着力构建党内民主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党员的权利和权利保障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来源:综合

  相关专题: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