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蒙之乡重兴300年前八旗撩跤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5:10 北京晚报 | |||||||||
本报讯(通讯员杨富文)昨天下午,密云县檀营满族蒙古族民族乡的摔跤馆里,30多名摔跤手身穿跤衣,有的拿大顶、有的击沙靶、有的对摔……个个大汗淋漓,嘿、哈声不绝于耳,让笔者看到了300年前原汁原味的八旗撩跤术重兴后的火热场面。 据了解,康熙年间就有了“善扑营”摔跤组织,有督统、副督统管辖,下设两翼,设翼长和教习,两翼称东营和西营。京城人把“布库”俗称为“扑户”。当时不仅将校士卒
人已“廖若辰星”。檀营地区现在武术、跤术行当的掌门人、78岁的满族镶白旗老人杨金声告诉记者,清代将满、蒙、回、汉等各民族跤术的精华集于一体,统称为中国式摔跤,也可称为掼跤、撩跤。 在今天的檀营跤馆,被人们尊称为“总教头”的满族镶蓝旗付金良说,自己的跤术是家传的,传了有十几代了,现在退休了每天在跤馆里义务带着满、蒙、汉三族30多个徒弟研习跤术,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2岁,一个为了强身健体,另一个就是想将本民族的好东西传下去。J0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