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纪梦圆 辉煌天路他们铸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5:33 华商网-华商报

  他们,感动中国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青藏铁路的建设者”颁奖词

  巡道员:我保证铁路绝对安全

  

世纪梦圆 辉煌天路他们铸就(图)

  全身上下,能够接触到空气的只有眼睛,在青藏铁路上,他已工作了25年。

  6月26日,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见到了一个打扮特殊的人,49岁的巡道员马宝堂。

  马宝堂在青海铁路部门已工作了25年,他每天都要从青海省湟源县车站步行数十公里抵达下一个车站,终点是鸟岛站,他的工作是检查铁轨,发现隐患随时排除。

  马宝堂穿着西宁铁路部门的工作服,手拿一把大扳子,随时敲打着铁轨,发现有螺丝松动的地方便用扳子紧上一紧。他头戴着遮阳帽,脸上还罩着防紫外的面罩,看上去像个“蒙面侠客”。

  “这身衣服巡道员都要穿的,防紫外线。”马宝堂说,“我保证我负责的路段绝对不会出问题,永远安全!”说话时,面罩下传来了阵阵笑声。

  本报特派西宁记者李杰摄影报道

  天路·外电评论

  他们,震惊世界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将于7月1日通车运行,对中国修建青藏铁路西方媒体纷纷肯定中国敢于迎接挑战。

  ■英国广播公司(BBC)

  铁路通到西藏是个好主意。这会更方便牧民把牛羊毛运到市场上去。而现在牧民通常要雇一辆卡车到这里来,但是有了火车就会既方便又便宜了。

  ■英国《卫报》

  从更广阔的范围着眼,青藏铁路通车不仅将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人们曾说修建通往西藏的铁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桥、数百公里的冻土区无法支撑铁轨和火车。再说,谁又可能在稍动一下就要找氧气瓶的情况下铺铁轨?但这就是中国迎接的挑战,这条铁路正是中国“敢为”精神的最佳例证。

  ■法新社

  中国提供到拉萨的低价火车票,北京到拉萨的最低票价约46美元,而飞机票约是这一票价的7倍,这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到“世界屋脊”旅游的费用。

  天路·世界之最

  他们,创造奇迹

  一、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海拔5072米;

  二、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三、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四、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五、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六、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七、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八、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九、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建设者·老兵回忆

  30年前1000多名士兵为打通关角山隧道艰苦奋战

  用生命穿凿天路咽喉

  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世界上最长的这条高原铁路,历经几代人的艰难穿凿,在即将通车时,一位1976年参与开凿被称为咽喉的“关角山隧道”的老兵,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五月天棉袄冻成“冰筒子”

  畅君是礼泉县人,1976年2月,17岁的他和全县550名青年应征入伍,进入铁道兵十师46团。集训了一个半月,他们就奔赴青藏线关角山隧道工地。

  “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地质复杂,关角隧道全长4010米,海拔3680米,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最难点。1974年3月,铁道兵集结1000多人展开会战。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0℃,最低零下37.5℃,即使七八月施工还必须穿棉衣。

  说起施工感受,畅君说,到现场后,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的恶劣让人难以想象。首先就是严重缺氧,不拿东西走路喘气都费劲,更别说每天还要背着工具去山洞里施工。

  隧道渗水特别严重,曾创造过昼夜涌水2000立方米的纪录。复工后,封闭期间的塌方淤积恶化了地质条件,洞内积水最深处达3米多。他们穿着棉衣进洞,下班后就变成冰筒子套在身上。五月间天气,要脱下来,得用木棍狠敲,震碎冰块后才能脱下来,然后晚上放在火上烤,第二天再穿。

  塌方缺氧威胁年轻的建设者

  “从新兵连第一次下到连队,看到的第一眼情景就是糊花圈。”畅君说,他们到时,碰上一个战士被塌落的石头砸中牺牲了,连队给糊花圈。往隧道旁边的山头一看,埋了七八个坟头。17岁的畅君,第一次感到离死亡这么近。

  畅君说,那时塌方经常发生。他们用木头顶着,挖进去一截以后再用木头顶,还没来得及顶的时候就塌方了。一次清早交接班时,隧道里的一段突然塌方,一瞬间190多人被困在里边。高原缺氧,洞里空气更稀薄,这时一名士兵在洞口处发现了一丝光线,他硬是用手抠出了一个洞,抢救人员将氧气管插入,救出了这些兄弟们。

  畅君说,战士们一年四季没有新鲜蔬菜,只有罐头、肉,还有就是干菜,喝的水也是雪水,但大家无悔无怨。“能在唐古拉山上为青藏铁路出一把力,流一身汗,刻下人生烙印,那是我们人生的最大幸福。”

  多想和战友回到建设地看看

  畅君说,那时去青海的人很少,景色比现在更美。他们经常坐着翻斗车经过青海湖的支流浚河、江河,河里极其珍贵的鳇鱼成群,自由游弋着,车轮过去,准会带起十多条鱼。

  青藏线全线贯通,畅君难抑心中喜悦。他说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能和当年的战友一起乘车去看看。他们当年建设的4010米铁路,如果火车以100公里的时速通过,只需要约2.5分钟。可就这短短的两分半钟,是多少铁道兵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本报记者胥建礼

  建设者·陕西人

  长跪向宝鸡含泪送母

  

世纪梦圆 辉煌天路他们铸就(图)

  况成明(资料照片)

  ■和从咸阳赶来的妻子只见了一面

  中铁二十局集团青藏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况成明,面对“生命禁区”的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带领职工,成功解决了施工和生活缺氧问题,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供氧技术空白,创新了23项高原隧道冻土施工技术,攻克了高原冻土难题。

  有一次,妻子得知他身体不好,从咸阳专程到工地探望,没想到因焦急和高原反应自己却躺在格尔木。况成明知道后,只匆匆下山和妻子见了一面,第二天又返回工地。在这一个月里,他因高原反应和疲劳过度多次昏倒在工地,每次一醒,就拔下针头赶回工地。

  ■宝鸡汉子西藏送母亲“最后一程”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的钻探工赵新岩家在宝鸡,2001年5月8日上午,当他在西藏当雄接到母亲去世的电话,愣了半天,失声痛哭……他清楚地记得,那年3月临出发前,母亲还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在青藏线上好好工作……时隔两个月,母亲永远离他而去。后来得知,他走后没几天,母亲就住了院,可是老人不让告诉他。

  领导让赵新岩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赵新岩摇了摇头,他知道,他走了会影响工程。这天中午,他便走出屋子,仰望湛蓝的天空泪流满面,他朝着宝鸡方向长跪不起:“妈,不孝子在这里送您了!”

  ■咸阳300多人参加风火山隧道攻坚战

  来自咸阳的中铁二十局300多名建设者,参加了打通风火山隧道的攻坚战。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施工中对洞内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施工缺氧难题。

  经过建设者们整整一年的奋战,2002年10月19日,风火山隧道终于顺利贯通。

  建设者·情与泪

  把我埋在风火山我要看列车通过

  茫茫雪域,巍巍群峰,见证了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的激情岁月。

  情,融入这片土地

  昆仑山南麓的风火山,海拔5010米。这里的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2%,是青藏铁路全线最为险恶的区域。

  王占吉1964年就到风火山观测站工作,1979下山,一年后病逝,年仅51岁。临终前,他留下遗言:“没能看到青藏铁路修通,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我死后要把骨灰埋在风火山,看着列车从身边通过!”2001年,王占吉之子王耀欣继承父亲遗志,到风火山担任监理工程师。

  在风火山观测站工作了28年的科研人员孙建民说,他23岁那年,师傅周怀珍把他带到这个观测站。每天除了记录数据,就是师徒说话。无话可说时,就只剩下难耐的寂寞和令人窒息的孤独。他实在受不了,当了一次逃兵,但又被师傅找了回来。师傅说:“我关心你不够,请你原谅,但你要当逃兵,我要批评你。”后来,他坚持到现在。

  泪,流在这片土地

  邵尧霞是唐古拉无人区唯一的女性。一次,布曲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整个唐古拉最高海拔段的工程建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工程部长,她组织了20多名青年团员组成抢险突击队,连续奋战16个小时,没顾上吃一口饭,突然一个大浪打来,差点将她击倒,一位突击队员惊叫着冲过去一把将她拽住……工程保住了,队员们簇拥着她,一个个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据新华社、《西藏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