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州“持股农民”人均收入过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8:04 扬子晚报

  本报6月28日所刊报道《苏州农民靠土地可成“持股老板”》,引起了巨大反响。省内许多读者打电话,询问苏州农民土地入股的具体实践情况。6月30日,记者在苏州部分农村采访,亲身感受苏州农民“持股老板”的生活。

  早在2001年7月,苏州木渎镇就成立了苏州第一家社区股份合作社。当时,金星村率先搞起了社区股份合作,村里的村民无条件进入。厂房、门面房、所有的土地、办公楼等集
体资产全部进行资产清理,量化后折算给村民。每个成年村民1股,未满18周岁的村民占0.7股,刚出生的婴儿也有0.3股。这些资产通过标准厂房出租、门面出租等手段取得集体收入。扣除开销后,利润的40%用来分红,60%用于扩大生产,建设标准厂房。记者了解到,去年该村村民每股能拿到1200多元。

  木渎镇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如今木渎还在推行新兴的物业股份合作社。由村民集体出资,村集体也投入一部分,建造打工楼、“三产”用房,出租后的收入不进入村集体收入,直接按每股多少分给村民。前三年最低保障12%的

  回报率。这就是说,一个村民如果投入1万

  元,那么前三年每年至少能拿到1200元投

  资回报,如果经营效益好,收入还会更多。

  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实在不多见。据悉,木渎未来社区股份合作要逐渐向物业股份合作靠拢,两者会融合在一起,所有资产未来都进行市场化运作。这里的“持股老板”收入会更多。

  6月30日,记者又来到位于苏州城北的相城区。近年来,这里城市化脚步加快。中心区域已经看不到农村的影子。在北桥镇庄基村,记者看到一座希望工业园,里面已有不少工厂落户。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庄基村是在2002年开始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农民们加入工业园的土地股,工业园向入驻企业收取土地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再按照土地股比例给农民分红。此外,村里还成立了一个专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希望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去年,这家公司在全村集资1680万元,除了搞工业园开发外,还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配套服务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中,一部分用作村里公共事业建设、农民福利资金,一部分则分给农民。“现在村里已经没有种地农民。当了持股老板的农民把时间用来搞副业。平均每个农民年收入超过1万元。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就超过了3万元。”紧靠工业园的一家小卖部的店老板告诉记者,他3年前把土地入股,自己跟爱人开了这家店,日子过得很悠闲,收入也很可观。

  相城区农村工作办公室顾永红主任向记者介绍说,相城区有99个农村,目前已经有41个村成立了社区股份合作社,有4万多农户12万农民享受股份,总的量化资产超过了7亿元。渭塘镇渭西村有3682名农民,去年村里年收入1800万元,人均分到了1300元。“平均来看,相城区一个农民的土地股年收入在500元左右;如果土地用来种水稻,人均年收入也就200元。”相城区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部完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而在整个苏州的规划中,持股农民未来的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3000元。本报记者王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