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昨天郑州中院大接访:来访百姓的“博弈”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1:14 东方今报

  

昨天郑州中院大接访:来访百姓的“博弈”心态

  昨天,郑州中院大接访,法警在场外维持秩序。

  今年5月12日上午,当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道民搁置手头工作,亲自坐镇静候上千名来访群众诉说“冤情”时,这一场波及我省三级法院的“大接访”活动正式开始。当
天,1800多名群众从四处赶来,省高院门口排起百米长龙。6月30日是河南三级法院的最后一次大接访。尽管很多人认为,“大接访”应当作为我省法院内部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但也有人指出,“大接访”的背后,蕴含着法院设想与群众期望的多重博弈,其成效如何,最终将由这数千起来访案件的处理结果来决定。

  ●案件处理不好,就会被百姓诟骂,这就像一场赌博

  ●即使案件处理得好,百姓以后有事仍只会相信领导

  ●“钉子户”“官赖”问题解决不了,只会是自找麻烦

  ○一个来访群众的期望

  6月30日上午9时,陈亚东没有坐在办公室内,而是被临时抽调去接待群众来访。于是,这位郑州中院执行局综合处副处长和前来上访的薄芝奎有了如下对话:

  “你要反映啥事?”

  “巩义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管理处欠钱不还,当地法院执行不回来。”

  “多少钱?啥时候的事?”

  “2002年到现在,还欠十几万,前任领导借的钱,后任领导一直拖着!”

  “那不还钱不行,管理处又不是没钱。”陈亚东边看材料边摇头,他抬头问了一句:“让他们一个月内办完咋样?”

  52岁的薄芝奎惊讶地眨了眨眼睛:“别说一个月,仨月能把钱要回来也中!”

  陈亚东在群众来访登记表上写道:当事人反映此案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已履行部分义务,建议巩义加大力度,一月内予以执结。

  这份表格将辗转由执行局长签字、院长签字,最后直接下传给巩义市人民法院,责令其调查落实,并限期向当事人反馈。

  而对于薄芝奎而言,尽管他凌晨两点起床,三点从巩义乘火车到郑州,五点多准时出现在郑州中院门口并排队等候,但是,在九点被接访之后,他仍需要继续回家等待。

  这是河南三级法院“大接访”中最普通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12日、13日、20日、22日,数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老百姓都像薄芝奎一样,经历了被接见、批示的过程,而他们同样也在等待最终的处理结果。

  ○河南法院首试“大接访”

  一直以来,“接访”这个词与法院系统似乎相当遥远。作为国家法定的审判机关,法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依法公正办案即可。但今年5月初,省高院一纸文件,宣告三级法院“大接访”正式破冰。

  坊间传言,之所以举行这场号称我省法院系统规模最大、决心最大的一次接访,根源在于省高院领导整顿我省司法腐败的决心。早在此之前,屡屡暴露出的一些司法系统内部问题让领导不满。与此同时,全省法院系统的作风整顿活动正处于关键时刻,而全国范围内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于是“大接访”产生。

  5月12日,省高院院长李道民亲自坐镇,接见来访群众,当场办公,为“大接访”定下基调。当天,为了能面见省高院领导诉说“冤情”,1800多名群众纷至沓来,省高院门口有史以来首次被千余人拥堵。

  李道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接访”目的是为了落实公正司法,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凡反映问题合理的,要当场处理;凡需要重新调查的,要限期答复”。

  ○来访百姓的“博弈”心态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法院系统大接访的火爆场面仍然让人意外,尤其是省高院的几次接访。一些来访者的心态同样令人震惊,他们相信把“冤情”反映给了法院领导,领导就是包青天的化身,他们肯定会还自己一个公平、公正。

  5月12日,73岁的程德芳身穿一件破棉袄、拄着拐杖出现在上访队伍中。专程从驻马店泌阳农村赶来的他,从5月11日下午6点开始,一直在法院门口排队,晚上就在门口睡觉,直到次日见到省高院副院长田立文。

  程德芳的儿子和孙女被人投毒致死,但法院只判了凶手15年有期徒刑,老汉不服判决,长年申诉,但这次,他告诉记者:“俺跑了三年也没人管,可俺这回跟你打赌,省领导肯定会给俺做主。”

  薄芝奎的案子也简单,1997年他借给浮戏山雪花洞管理处主任20万元,但换了主任后,只讨回十几万元,连本带利还有近19万元没有讨回。

  “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薄芝奎说,“我很担心郑州中院这次接访只是走过场,但机会不能错过,我宁愿相信他们可以秉公执法,为民做主”。

  ○百姓对大接访的期望值非常高

  面对成千上万起来访案件,省高院及各级法院如何处理,这自然成了一个最受人关注的问题。毋庸置疑,对于此次大接访,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赞许及质疑中期待,期待法院能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6月27日,省高院召开大接访之后的首次媒体通报会。会议通报说,5月份的两次接访,省高院共接待来访群众7000多人,受理来访群众反映案件6580件,目前已办结1268件,占19.27%。

  对于这个阶段性战果,部分与会人员在认可的同时,并不十分满意。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大学校长胡大白认为,大接访很受老百姓欢迎,但群众最关心的还是法院对这些案件的处理情况,所以坚决不能“打白条”。

  王学海原系我省七届、八届政协委员,他非常赞成法院大接访,老百姓希望把冤情或者问题跟领导说说,而法院领导长期高高在上,也有必要听听基层民声。但王学海告诉记者:“(接访案件)不到20%的办结率不高,法院成绩还不够,要知道老百姓对大接访的期望值非常高”。

  ○“大接访”的制度化构想

  与司法博弈

  一天内竟然能够吸引近两千人上访,这说明什么?这至少意味着,与近两千人有关的案件,或者存在错判误判,或者有人徇私枉法,或者执行不力。于是,大接访之后,众口称赞,“大接访”的制度化构想也随之而来。

  河南资深律师赵万军说,平时群众见领导难,有冤屈了也不知道找谁反映,大接访能体恤民情,听取民意,应大力提倡。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徐强胜认为,长期以来,“司法腐败”为人诟病,尤其是法院大门难进、领导难见。这次法院系统能敞开大门,听取群众意见的举动很难得,希望省高院能下发文件,将“大接访”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也有法学人士认为,法院系统举行大接访本身就如同一场博弈。

  首先,有人会质疑,这数千起案件法院何时才能处理完?如果处理不好,老百姓会对司法公正更加失去信心,“连法院领导批示都解决不了问题”将是老百姓挂在嘴边上的话;其次,如何处理一些“钉子户”,“骨头案”或者“官赖”(行政机关赖账不还),将备受关注;再次,即使一些上访者通过领导批示解决了问题,他们同样会质疑司法文书的权威性,认为只有找到法院领导才行。

  在省高院接访时,不止一个来访群众非要把材料递给李道民院长,他们谁都不相信,就相信院长。昨天上午,亲眼见到中院领导批示的薄芝奎仍嘀咕着一句话:要是批示了还不管用,那他对法院将更加失望,他不再相信法律会有公正。

  也许,这些问题是法院在举行大接访之前所不曾想到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