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心中,那永远的鲜红——听几位党员讲述入党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10:15 云南日报

  丁荫楠(入党20年):我一直把自己作为党员来要求

  1986年,在24年内交了14份入党申请书的丁荫楠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47岁。

  丁荫楠说:“作为在红旗下成长的一代人,我1952年加入少先队时就说过,一辈子
要做三件事:入队、入团、入党。”积极要求进步的他入队没3年就入了团,但入党却让他等了20多年。

  1961年丁荫楠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第二年他就交上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的口号是又红又专,可能我有些偏重业务学习了”,丁荫楠连着3年交了3份入党申请书,却没能入党。

  1969年他到广东省话剧团工作,1974年调入珠江电影制片厂,期间丁荫楠坚持不懈地在工作总结和汇报中提出入党申请。到1979年他已提交了13份入党申请书。

  这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这个特殊时期的结束,丁荫楠也迎来了自己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

  1986年,他执导的影片《孙中山》产生了轰动效应,获得第7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等8个单项奖,还获得了第10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并自此奠定了他拍摄革命伟人题材影片的基础。

  也是这一年,他第14次提交入党申请,终于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入党愿望。“1986年7月15日”,68岁的丁荫楠说起这个日期没有丝毫犹豫,那是他入党的日子,“这么多年我能坚持下来,主要在于我坚定的信仰,还有受周围忠心耿耿为党做事的人的影响”。

  “我一直把自己看作党员来要求。”丁荫楠说。

  入党后,丁荫楠在艺术创作上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周恩来》《相伴永远》《邓小平》《鲁迅》……一部部心血之作,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以及革命伟人的风采。丁荫楠说:“我是在党的教育下、培养下成长的导演,所有的成功无一不是党和国家的支持。所以,没有理由不拍好这些反映党的艰苦历程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聂秀红(入党3年):许多共产党员都在坚守着

  2003年春天,非典,让和平时期的人们突然遭受极大的威胁。而就在这“白色恐怖”笼罩时期,勇敢地冲向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了暖人心头的一抹“红色”。

  北京宣武医院呼吸科主任聂秀红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留下了鲜亮的一笔:在非典隔离区内,她重新思考了自己20年前曾想过、最终却没做的一件大事——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年43岁的聂秀红,在上大学时就有了入党的愿望。品学兼优的她,无论是在大学读书,还是在医院工作,都是党组织积极发展的对象。但她却因在学校看到一些并不十分优秀的同学也入了党而在心里有个疙瘩,她放下了争取入党的申请。

  直到非典突如其来,整个医院和每个医护人员面临严峻的考验之时,她身边一个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表现,极大地震撼了她,也感召着她。

  “我要求入党受贾彦英护士长的影响最大”,聂秀红说。

  2003年4月18日,宣武医院组队支援当时的“非典”定点医院——北京长辛店医院,聂秀红和宣武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王晓安带队。

  面对恶毒而又未知的疾病,大家都很恐惧。当时医院的护工全部辞职回家,护士除常规的发药打针、护理病人外,还要给病人喂饭、擦身,打扫病房卫生等等。她们成了离病人最近、最危险的人。

  尽管条件艰苦,防护条件很不到位,尽管不是传染专业的护士,但神经内科护士长贾彦英却从来没有埋怨过,只是一丝不苟地照顾病人。当长辛店医院出现第一个死亡病例后,小护士们都很害怕。贾彦英挺身而出,处理包裹好遗体并抬到殡仪馆的车上。

  “她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危险时刻冲锋陷阵,不计生死的精神风貌。”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面对危险、困难时,“共产党员先上”这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聂秀红意识到,成为这样一支队伍中的一分子,是无上的荣光。

  进病房后的第二个星期,聂秀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天后她被批准火线入党。“当时真的很激动,没有任何杂念。放下宣誓的拳头,只想治好更多的病人。”她一走进病房就忘了时间,旁边的医护人员不得不经常提醒她:“聂主任,你是不是呆在病房的时间太长了?”

  聂秀红在长辛店医院和宣武医院的“抗非”一线工作了3个多月。她甚至连感到身心疲倦的空闲都没有。她说:“病人太多,工作太紧张,也就顾不上累了。而且,身边还有许多医护人员、许多共产党员都在坚守着。”

  程宣辉(入党16天):我想为老百姓做些实事

  2006年6月15日刚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程宣辉,此时离开了母校中国农业大学,就任北京平谷区马坊镇小屯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入党是我大学4年中最大的收获。”22岁的程宣辉说,当他和同学们一起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那时,我第一次真正体悟到一种感觉:‘神圣’。”

  2002年程宣辉进入大学后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第一年他表现很好,同学评议、投票时都是第一。但因为积极参与学校的社会工作而没有抓紧学习,大二时他的成绩排到了全班的中等,同学的支持率明显下降。但程宣辉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积极调整自己,不但继续做好社会工作,学习也更加刻苦,大三时成绩明显进步。在毕业前一次发展党员的组织会议上,程宣辉被顺利通过。

  如今的程宣辉,满心想的是如何能在基层有所作为。家乡农村的艰难生活一直深深地刻在程宣辉的脑中,报考农业大学时他就想着将来要下到基层去,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快毕业时,看到学校有去基层就业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我被录取的最大原因在于我真心实意地想去农村做事。”程宣辉说。从他的借书记录上可以看到他的决心和努力:《我国村民自治研究》《中国之重:32位权威人士解说“三农”问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最宝贵的生命中,总有些记忆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些承诺让你终生不渝,总有些信念让你百折不挠,总有些事业让你不惜一切地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7080万中共党员,都有一个永志不忘、永远鲜红的日子:那一天,他们高举右手,面对党旗,立下生命中最神圣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