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面对我省水稻生育期一系列不利气候 专家建议需把好五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14:27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张桂英

  七月,正是我省各类农作物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今春水稻生育期一系列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目前水稻生产呈现令人担忧的状况。日前,记者随省农委有关同志走访我省一些水稻产区,所到之处见到稻苗普遍比常年矮小细弱,分蘖也少,一些地方甚至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叶瘟等病虫害。

  稻秧生育进程晚于常年“四大问题”威胁产量

  省农委副主任王兆斌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水稻生产的气候条件可谓危机重重,先是4月份育苗时节,气温持续偏低,35年一遇的超低温给水稻育苗带来极大不利;接下来是5月中下旬的高温干旱,正是水稻拔节起身需要大量用水的时候,我省大部分稻区却陷入干旱境地,缺水甚至是无水可取;进入6月以来,持续的降雨天气,虽然缓解了旱情,但近半个月的连阴雨又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低温寡照的不利条件。

  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使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出现了不可逆的生育期拖后及生育进程延迟。当前,我省水稻生育期普遍拖后7~10天,个别地区拖后10天以上。

  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分析判断,目前我省水稻生产主要存在四个对产量影响较大的问题:一是秧苗素质不高,二是分蘖数量不足,三是叶片生长量不够、株高较矮,四是病虫害开始发生。

  省农委生产处处长杭玉臣说,据调研了解,今年我省水稻出苗期普遍较正常年份晚7天左右,致使进入高产移栽期时,一些秧苗叶龄未达标准,大量缺龄苗、株高较矮的低素质苗不得不移栽下地;而且插秧后及分蘖期又连续降雨,致使稻苗分蘖延迟、有效分蘖减少。目前,二、三积温带水稻主产区每平方米茎数较去年同期少15%-20%,较常年少10%~15%,单株分蘖平均少1~2个;叶片长度普遍短于正常年份和标准,最多的较标准少25%~30%;6叶期株高矮5~7厘米,生长量少20%~25%。另外,由于阴雨连绵,加之去年田间稻瘟病病菌基数大,为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水稻叶瘟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如果7月份气象条件没有大的改善,稻瘟病大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水稻二化螟、负泥虫等害虫也在局部地区开始发生,这些都时刻威胁着水稻生产。”

  以细致管理扭不利局面专家建议把好“五关”

  鉴于当前水稻较为严峻的生长发育形势,我国著名水稻专家、省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徐一戎指出,各地稻农应紧紧抓住当前有效分蘖期这个关键季节,突出田间管理这一中心,针对不同苗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力夺丰产丰收。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结实期三个生育过程的灌水、除草、施肥、灭病环节上落实好各项增产措施;具体要抓住“促、控、防、壮、精”五个字。

  “促”:通过做好水、肥、土的文章,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增加有效分蘖茎数。在用水上,要薄水勤灌,晒田提温,促进分蘖;在施肥上,要因苗制宜,科学施用。对前期肥料用量不足、目前苗数不足的稻田,要适当追施硫酸铵等速效肥或磷钾肥,提高分蘖能力;对苗数较少的稻田,要采取“少吃多餐”的策略,分次追施分蘖肥;对前期肥料施用较多的,可少施或不施分蘖肥,重点以搁田来促进根系活力。抽齐穗后要抓紧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腐殖酸、氨基酸类叶面肥,提高水稻成熟度。在活土上,要注重行间活土增温,放寒散墒,抢夺积温。

  “控”:在促进水稻分蘖的同时,控制无效分蘖。根据今年水稻分蘖基数少和农历“闰七月”、头伏拖后的实际,全省要适当延长分蘖期,各积温带的分蘖期可参照常年延后5~7天。在水层控制上,要以浅水层为主,避免水位过高,引发病虫害。11叶品种9叶期(12叶品种为8叶期)田间茎数达到计划穗数的,要及时晒田控蘖,以此抑制氮肥吸收,顺利完成生育转换。对目前亩苗数正常的田块,要以控为主,可不施分蘖肥,着重施好后期穗肥。

  “防”:要做到一防病虫害、二防草害、三防低温冷害。根据今年基本具备稻瘟病大发生的条件,各地要本着“有病没病当有病防、大病小病当大病防”的原则,对稻瘟病提早做好药剂准备;同时加强对水稻螟虫、纹枯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早制定防治技术方案。建议使用加收米、施保克和多菌灵等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但要注意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除草也要选择安全系数高、药效好、残留小的除草剂,对个别化学药剂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要组织人力进行人工薅草,既净田又活土,一举两得。

  省农科院水稻所张凤鸣研究员说,鉴于今年比较特殊的天气状况,必须汲取2002年低温冷害使水稻严重减产损产的教训,做好防范低温冷害准备。7月底、8月初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若遇到17℃以下低温,要灌深水防冷害,水深要在17厘米以上,水温在18℃以上。至始穗期再实施浅水灌溉,抽穗30天后停止灌水,防止过早撤水逼熟,降低产量和品质。

  “壮”:由于今年晚生分蘖所占比例升高,各地要特别注重提高穗部质量,施好穗肥。倒两叶(11叶品种10叶、12叶品种11叶、13叶品种12叶)前半叶为施穗肥的最佳时期,要做好看苗诊断,适时适量施用,特别是要增施磷钾肥,促进壮秆大穗,争取每平方米保稻粒4万左右。在抽穗期还要施用叶面肥,防止叶片脱肥早衰;尤其要及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光合能力,促进灌浆速度,改善品质,促进籽粒提高成熟度。在水分管理上,拔节孕穗期保持浅灌水层,低温时加深水层;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开花期后间歇浅灌;乳熟期“湿湿干干”,以湿为主;蜡熟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促进大穗发育,提高结实率。

  “精”:有针对性地落实田间管理措施,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提高技术到位率。徐一戎研究员说,当前很多稻农在施肥、施药上仍习惯老办法,肥料以氮肥为主,氮肥以尿素为主,药剂以高效为主,这是不科学的。要大力推广叶龄诊断技术,学会根据水稻不同生育生长阶段按需供给,科学合理施肥、灌水,增强田间管理的时效性,也从根本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