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群言]“谢师宴”谢出“苦累浊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20:4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周慧虹  

  随着高考、中考成绩的相继揭晓,一张张录取通知书的陆续送达,一场场的“谢师宴”又将在各地此起彼伏轮番上演。一时之间,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成为这个时节围绕于师生左右的一道独特景致。

  面对现今社会普遍风行的“谢师宴”,有谁认真想过,“谢师宴”究竟能谢出了什么呢?笔者看来,所谓谢师宴,其内涵不外乎以下几点:

  它谢出了家长的“苦”。为办好“谢师宴”,许多家长不得不打乱工作、生活节奏,煞费苦心地联系饭店、预约老师。对于饭店特意推出的所谓好事成双、金榜题名、金鸡报晓等吉祥菜名、套餐,尽管明知价格不菲,常也得面含微笑硬着头皮去点。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破费点倒也罢了,还有不少的家庭勉强能够支撑孩子上学,面对孩子今后更趋高昂的学费,宴请支出着实给他们增添了不小负担。

  它谢出了老师的“累”。这家饭店刚出来又得进那家饭店,身不由己疲于应酬,在老师而言也不啻一种折磨。某中学一位去年教高三年级课程的老师告诉笔者,高考结束,他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参加了多次“谢师宴”。因为平时工作很忙,好不容易到了假期,原来想借机和家人一道出去玩玩,可学生家长摆了“谢师宴”不去又不好,怕家长下不来台,结果整日被酒灌得昏天黑地,感觉比上班时还要累。

  它谢出了世风的“浊”。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想摆“谢师宴”,可既然别的家长请了老师,你不请,面子上总过不去。于是,你也请,他也请,凡言谢师必设宴,设宴暗中搞攀比。某种程度上,谢师成了财力、气势大比拼,纯洁、真诚的谢意倒位居其次。这与我们所倡导的节俭、文明之风显然相左。

  它谢出了师生关系的“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原是建立在文化知识基础之上的,它更多地应体现为一种高尚的精神濡染。若任“谢师宴”之风夹杂其中,变本加厉成惯例,谁敢保证,它不会给师生情蒙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

  我国自古为礼仪之邦,讲求知恩图报。恩师呕心沥血向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学子理当言谢。但谢师未必非得选择宴请不可,学生平日好好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在升学以后,以自己优异的成绩报效社会和国家,这才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