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劳模写真]陈国斌:眼睛能“穿透”机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0:0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记者肖玉保 通讯员范立淮 许征荣  

  普通的岗位———三班倒操作工;

  单调的工作———从仪表上记录着3万米管道内的流量、压力、温度……

  15个春秋就这样悄然而去。然而,15年来,他从坚守的普通操作台记录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次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手术”。

  他,就是福建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三聚氰胺车间工人、被外国专家誉为“魔术师”的操作工———全国劳动模范陈国斌。

  陈国斌对仪表显示的温度、压力、浓度、转化率等各种参数有特殊的兴趣,“正如瞎子爬山,用棍子感觉高处……”他的“棍子”就是密密麻麻的生产笔记。

  生产中难题层出不穷,陈国斌以解决问题为乐事。

  几年前,三明化工上了三聚氰胺生产线,陈国斌负责新装置试车。

  这是从意大利引进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装置———3万多米工艺管线、140多套调节系统、上千个工艺控制点以及全英文界面的DCS集散控制系统。

  陈国斌懵了。一合眼,英文界面就出现在眼前。

  陈国斌拜访外国专家,聘请英文教师,翻阅英汉辞典……陈国斌把全英文界面彻底“国产化”,工艺管线、调节系统和控制节点的技术桎梏终于被突破了。

  三胺装置进行第一次联动试车,设备的各种姿态、状态良好,兴奋的意大利专家与工人代表陈国斌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国小伙子太棒了!

  设备故障出现时,外国专家却走了。三胺装置解析塔结晶出现———三个多月,系统20多次被迫减负荷。

  从总控室走到现场,从现场走到总控室,陈国斌的脑海随着脚步的走动也一直在翻转:工艺系统?动态参数?好像是中医师的望、闻、问、切,陈国斌对着管道实施听、看、摸、闻。

  “问题出在设备上!”终于,陈国斌提出了增设塔板冲洗水的建议,解析塔结晶问题迎刃而解。这8000元的辅助技术投入,每月挽回减负荷造成的损失达22万元。

  在三化,也有让外国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天,几名欧洲技术工程公司的专家正为三胺装置的两台泵不正常工作而苦恼,两个小时来回倒了七八次车。面对找不着北的老外,工友们请来了陈国斌。

  陈国斌察看了总控室微机上的工艺指标后,给出结论:设备容器内有结晶。10分钟后,两台泵恢复了正常。在场的外国专家惊呆了,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道:“陈,魔术师!眼睛能穿透机器!”

  在陈国斌的带动下,他的周边出现一支会解决问题的团队:12人被评为“一专多能”岗位操作能手,6人当选“精业职工”,优级品率和各项消耗技术指标走到了全国中氮行业的前列。

  最令陈国斌自豪的是,三化几乎不请外人帮助就可以解决工艺设备出现的问题,他们有能力自己排除。“我们拥有万米管道的手术大师。”工友们如是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