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见证青藏线——与铁路筑路者的一次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9:04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田化学,57岁,格尔木市公安局警务督察处干部。

  关玉盛,47岁,中铁17局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财务部副部长。

  30年前,他们曾并肩走上青藏高原,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30年后,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他们再次重逢。

  1976年,田化学作为铁道兵第七师的一名年轻战士来到格尔木,参加了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柯柯镇到格尔木南山口路段的修建,后来就留在了那里。

  6年后,关玉盛也来到青藏铁路一期工地,并与田化学相识。2002年再上青藏高原,参加了二期工程的建设。

  2006年5月末,两位老战友再次坐在一起。

  田化学关切地询问起二期工程的进展,关玉盛告诉他,建设者们正在加紧施工,目前工程进展很顺利,就等着7月1日全线通车的好消息吧。

  “小关,还记得咱们刚来格尔木时的情景吗?”

  “咋不记得,从现在的市政府招待所向南看,别说一棵树,就连一棵草也找不到,满眼都是荒滩和沙漠。”

  “我记得最深的是筑路时正在夏天,蚊子多得只要你一伸光着的手臂,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手臂上就会黑压压的叮满蚊子。整个夏天,大家就只能天天戴着防蚊帽和手套干活,太阳一晒,真是捂得够戗。”

  “我最难忘的是,1976年冬天,两名测量队的同志在完成测量任务返回途中,遭遇沙尘暴,当时狂风夹着黄豆大的石子打在脸上,啥也看不清,就这样两人走散了,更糟糕的是他俩还迷失了方向,3天4夜后,其中一名战士英勇牺牲了,我们找到他时,手中仍然紧紧地抱着经纬仪。而另一名凭着感觉在沙滩上爬了二十多公里找到公路才获救。这件事对全师的激励作用十分大,每个人都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尽快把西格铁路修通。”

  说到这里,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仿佛思绪又被拉回到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当中。

  良久,关玉盛笑着说:“老哥,当年准备铁路道碴,都是利用冬天枯水季节,到格尔木河捡鹅卵石拉回路基上,全凭铁道兵用榔头一个石子一个石子地敲出来,手也磨破了、手臂也肿了起来。现在这项工作全被机械化工具替代了,既省事,质量还可靠。”

  “现在的条件确实比我们那个时候强多了。”

  “你看我们局负责的是唐古拉山段,那里海拔就4000多米,建设者大部分都来自内地,可是并没有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原因就是从路基到铺轨,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另外医疗设备很充分,各方面条件和一期比,有很大的改变。”

  “有这么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是好事,可是我们不能把过去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丢掉呀。”

  “虽然各方面的条件好多了,可是这毕竟是在世界屋脊上进行的一次大型工程,不仅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如果没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励着大家,是不可能在4年里完成从格尔木到拉萨的跨越的。”

  “确实是这样。其实通过几代筑路者的努力,不但把青藏铁路修通了,还创造了青藏铁路精神。”

  两个老战友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占有他们生命大部分的青藏铁路进行着。他们郑重约定,等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那一天,两个人一定要从西宁坐着火车到拉萨,在火车上把30年的故事完整地梳理一遍。(作者: 马建华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