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孔子家谱续修会长称:修谱不采用DNA检测技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6:23 大众网

  新华网济南7月4日电 孔子家谱续修会长称,修谱不采用DNA检测技术

  新华社记者董学清何柳张舵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德墉4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将不采用DNA检测技术进行最新一次的家谱续修活动。

  孔德墉说:“孔子家谱看重上下传承关系——每个入谱的人都要明确其代次和辈分。DNA检测结果即使能确定某人和孔子有血缘关系,但也无法确认其在家谱中的位置。”

  1996年开始的孔子家族第五次修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孔子世家谱续修活动。此次修谱不仅将首次列入女性成员,而且,历史上流散到海外各地的孔子后代,只要能拿出“确凿证据”也可进入家谱。

  一些想进入家谱的孔子“准后代”们,由于祖上谱系已难衔接,希望能通过DNA检测验证自己的身份。

  对此,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专家表示,愿意帮助孔子“准后裔”验证DNA,并建立“孔子后裔DNA分析数据库”。

  孔德墉是孔子第77代嫡孙“衍圣公”孔德成的堂弟,还兼任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他说:“我们从未考虑过在家谱续修工作中使用DNA检测手段。”

  孔德墉说,此次修谱主要依据历史上已有的谱牒——包括第四次修订的“民国谱”和各地支系家谱展开,每一支、每一派、每一人的上下传承关系必须清楚明晰。

  他说:“DNA检测技术虽然能证明血统,但对续谱工作没有太大意义。”

  孔德墉表示,即使某人通过DNA检测证明自己拥有孔子血统,如果无法说明自己的代次、辈分,要想入谱依然很难。

  《孔子世家谱》编辑部主任孔德威说:“家谱像树杈一样,少了任何一节都不行。”

  他说,仅仅明确孔子后裔的身份对于入谱还是不够的,必须要“知道你的上辈们是谁,就像一根链条一样,能向上一直连到孔子”。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坚决反对通过DNA检测让孔子准后代“认祖归宗”。他说,血缘关系在传统社会是家财继承的重要依据,因而家族谱系尤为重要,而在当代社会,人们对家谱的重新推崇,是为了寻找心理认同感和精神支撑。

  夏学銮说:“被认定为孔子后代还不能算是完全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孔子倡导的方式做人处世。在中国,真正有‘德’才能被尊重,否则就算是与孔子有血缘关系也没用。”

  愿意帮助孔子“准后裔”验证DNA并建立孔子后裔DNA分析数据库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邓亚军表示,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只负责科学层面的问题。

  邓亚军说:“通过DNA证验孔子后裔血统从科学上讲是行得通的,只要样本足够多,准确的概率就很大。”

  据孔德威说,目前,各地的孔子后人调查登记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修谱进入编撰阶段,新的家谱有望在2009年出版。

  孔子族谱上一次修订是在1930年至1937年。目前孔子后裔共有181个支、13个派。

  孔德威说:“从目前的登记情况看,中国除了西藏以外,各地都有孔子后人,山东、河南、河北、东北和长江一带分布最为集中。”

  他说:“海外的孔子后代也很多,目前仅韩国登记在册者就达120万。”(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