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吐鲁番泥石流吞噬10民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15:25 光明网

  

吐鲁番泥石流吞噬10民工

  昨日,吐鲁番地区消防官兵在抢救被泥石流掩埋的民工。

  

吐鲁番泥石流吞噬10民工

  昨日,几名民工家属在照顾获救人员。当日下午,兰新铁路吐鲁番段突发泥石流,在此施工的10名农民工死亡,1人获救。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5日电(记者贺占军)兰新铁路吐鲁番段4日下午突遭泥石流袭击,截至目前已造成在此施工的中铁21局一公司劳务队10名民工死亡,1人受伤。经过紧急抢险救援,被冲毁的铁轨路基已修复,中断列车也已恢复通行。

  记者从吐鲁番地委获悉,4日下午,新疆吐鲁番境内一山区山洪暴发,由此引发的泥石流随即冲向兰新铁路吐鲁番段一座铁路桥。这座铁路桥一侧被冲出一段豁口,致使铁轨悬空,进疆列车被迫中断运行。

  正在该铁路桥附近承担铁路建设任务的中铁21局一公司劳务队的多名民工见状紧急撤离现场,但仍有11名民工遭到泥石流袭击,5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5人失踪。

  直至5日凌晨,5名失踪者遗体全部被找到。至此,此次泥石流造成10人遇难,1人受伤。伤者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救治,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现场

  死者保持午休看书姿势

  相关责任人已经被警方控制并接受调查

  本报讯 发生在7月4日的兰新铁路吐鲁番地区特大泥石流灾害中,被突如其来泥石流袭击的农民工已确定死亡10人,亡者中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8岁。

  高达7米山洪袭击工地

  据了解,发生灾难的是中铁21分局133项目部的一个工地,主要负责兰新铁路提速工程,当天中午13时30分,刚刚吃完午饭后开始午休的40余名农民工进入地窝子午休,14时23分许,一股高达7米的山洪夹杂着沙石突然袭击了工地,正在中两个地窝子午休的12名民工来不及逃离,有10人瞬间便被泥石流掩埋在地窝子中,两名生还者其中一名是因为被洪水冲出地窝子幸免于难,还有一人是由于处于地窝子内的烟囱处得以呼吸到氧气而逃生,泥石流一直泛滥了近两个小时后才消退。

  据了解,该工地的农民工都来自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包工头叫王生全,也是来自同一地区。乌铁鄯善段公安所警官梁希告诉记者,该包工队相关责任人已经被警方控制并接受调查。

  泥石流来临时晴空万里

  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时,该地区是一片晴空万里。吐鲁番地区消防部门经过调查后得出结果———灾害发生前一天晚上,这一区域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天晴后,实际上山上一直在下雨,造成工地上的民工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被泥石流袭击。

  事发后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吐鲁番地区人民医院医师高旭光告诉记者:“那场面太惨了,一具具尸体被抬出来的时候,都像是泥塑的人一样,其中一个尸体,甚至还保持着午休看书的姿势,可想而知灾难来的速度之快,他们很多人甚至来不及反应,很多人甚至在梦乡里就已经失去了生命。”

  《都市消费晨报》供稿

  ■救援

  一消防战士被泥浆埋胸

  消防官兵救援遇到沼泽地,遇难者家属将获理赔

  吐鲁番地区消防支队第一个接到报警,三辆消防车20名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消防支队支队长袁奋强带领官兵实施救援。但在救援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

  袁奋强带队赶到现场发现有一人尚有生存的希望,就立即开展救援。由于泥石流太大,唯一的一位生还者只露出上半身,生命危在旦夕。地区消防支队参谋长简鸿鹰用铁钩子钩去幸存者身边的泥石并给他喂一些水喝,袁奋强用铁锹铲去淤泥并把杂物取出。

  16时30分这位幸存者在大家的努力下被成功解救。

  “消防战士在救援时,自己本身也有危险。泥石流的发生形成了很多沼泽区,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吐鲁番地区消防支队支队长袁奋强说。消防支队一战士就曾身陷“沼泽”,当时他正带官兵在前面勘察地形,由于没注意到脚下就踏进了淤泥中,身子不断下滑,“当时泥浆都快到我们战士的胸前了。”赵雪岩说道。最后,在消防战士的联合救助下,陷入泥浆的战士才被拉了上来。

  因为地下埋有工人,消防官兵在进行救援时,就格外小心。救援战士董海勇说:“为了不弄伤被埋在地下的工人,我们就用手把泥沙、石块等搬走。”救援进行没多久,消防战士手上戴的消防手套都被磨破了,露出磨出血泡的双手。

  中铁21局一公司表示,在遇难者家属全部到达后,将对此事件进行妥善的处理。并按照自治区相关规定进行理赔。

  《乌鲁木齐》晚报供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