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云南保护区频发动物伤人事件 人身伤害无赔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1:59 生活新报
云南保护区频发动物伤人事件人身伤害无赔偿

右臂被咬碎的伍斤在医院治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藏民伍斤躺在迪庆州人民医院,他上半身全是伤痕。特别右手臂肘部以下,像被人用刀割过一样,皮都掉了好几块。 伤害伍斤的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只黑熊。

  伍斤不是第一个被野生动物伤害的人,近来年,保护区内不断发生人畜被野生动物咬死咬伤,庄稼成片被毁的现象。 6月中下旬,本报记者前往迪庆调查得知,动物伤人已成了当地头疼的问题。而同样的问题也苦恼着云南的其他地方。

  遇到黑熊袭击 头钻树下逃生

  伍斤家所在地,德钦县霞若乡茨卡通村,属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这里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生存着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等动物,黑熊、野猪等动物活动频繁。

  6月15日,记者在迪庆州人民

医院看到伍斤时,伍斤赤裸的上半身都是伤痕,腹背部的伤痕较浅,但一条条纵横交错,四肢的伤很严重,右手臂肘部以下的象被人用刀割一样,皮被割下几块。据医生介绍,伍斤的右手已经粉碎性骨折,左手及右上身被严重抓伤。伍斤说,他身上的所有伤都是黑熊抓咬的。

  6月5日9时,伍斤在自家奶牛场挤完牛奶后,将牛撵往山上去吃草。刚走出一里左右,突然从路边站出一只黑乎乎的高大黑熊扑了过来,伍斤身材本就高大,但这只黑熊立起来足有他高。伍斤刚转身就被扑倒在地,黑熊咆哮着,爪子快速挥动,把伍斤的背部抓个稀烂。情急之中,伍斤看到路旁有一棵倒地的大树,不顾巨痛,将头钻到树下,任凭熊抓其他部位。由于受惊吓和失血过多,伍斤很快昏迷过去。

  过了半个多小时,路过的村民发现,才将伍斤送往医院抢救,这时候,黑熊已不知去向。

  还有2人被伤 村民谈熊色变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若管理所所长扎史其是一个藏族汉子,据他介绍,霞若乡主要是傈僳族和藏族,自从成立保护区,猎枪被收缴后,村民改变原来打猎为主的生活方式,靠进入山里捡松茸、羊肚茵等药材为生。村民进山,时常会被黑熊等动物咬伤,这一带的村民如今已到了谈熊色变的地步。

  在扎史其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白马雪山腹地村庄夺松村的村民尼玛扎史。他2003年8月被黑熊咬伤,如今伤口虽已愈合,但脸上的伤疤仍无法消除。当时,尼玛扎史上山捡松茸,看到一棵松树下躺着一只黑熊,于是慢慢的往后退,殊不知在其身后也藏着一只。尼玛被身后的黑熊按倒在地上,皮子都被扒了一块,一人一熊像摔跤一样抱在一起在地上翻滚,沿着陡坡滚出了几十米远,碰到一棵松树后黑熊才与尼玛分开,往山下逃走。相比尼玛扎史,施坝村的傈僳族村民黑布茸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的喉管被黑熊抓断,整个头皮被扒了下来,治疗费都花去了1万八千元,两年过去了,至今进食还要靠医用食管。

  辛苦种出玉米 黑熊猕猴尝“鲜”

  除了黑熊咬伤人外,令保护区内村民头疼的还有弥猴、黑熊、野

  猪对庄稼的损毁。6月14日,家住在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的傈僳族汉子此里茸和余少文,先后跑下山赶到村里报案,两只黑熊连续两天进村将他们养在屋后的两个蜂桶抢走。他们燃放爆竹驱赶黑熊时,却被黑熊撵回家里。

  村民原来在山上开垦了不少荒地,种植庄稼。但现在没人种了,因为根本没收成。比如种玉米,一成熟,黑熊来偷吃,吃完后要把玉米成片成片的按倒,要是弥猴入侵,没有一个玉米棒子能幸免,全都被掰了丢到地上。青稞地会成了黑熊打滚的地方;土豆地则会被成野猪拱吃完。

  据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仅2004年和2005年,霞若乡就有38万余斤玉米,30多万斤土豆、荞子、青稞,3800多斤蜂蜜受损。303只羊、181头牛被咬死。这些数据还不包括管理局下属的其他10个基层管理所。

  村民放下猎枪靠山致富

  野生动物成倍增多

  近年来野生动物损毁庄稼伤害人的事件频频发生,对此,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红芳说,保护区成立后,收缴了村民手中的猎枪,积极帮助他们立项目,发展农业,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生态环境逐步变好,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成倍增长,单滇金丝猴的数量就比8年前增加了3倍。由此, 保护野生动物和防止野生动物伤害这一矛盾日显突出。

  动物伤人毁庄稼 全省很普遍

  据了解,不单只是白马雪山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伤人事件濒濒发生,在我省其他地区,野生动物伤人事件越来越多。2003年7月10日,西双版纳州大渡岗茶场关坪5队白忠祥到自家包谷地去看包谷,结果遇到野象,被一头野象踩到胸部致死。据西双版纳州林业局介绍,2005年全州累计有578个村寨的12037户的粮食、甘蔗、林木因遭到以野象为主的野生动物踩食而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74万元。同时有20人遭野生动物袭击而伤亡,其中3人死亡。据怒江州有关部门统计,在过去三年里,老虎共咬死85头耕牛。去年一年损害庄稼10万多公斤,玉米1530公斤,而且这个数量一直在增加。

  老猎手成了护林员

  在保护区内山间采访的时候,记者碰巧遇到了巡山的德钦县奔子栏镇护林员白马姆基。已经63岁的白马姆基一身藏族装束,身板挺直,步履轻盈,行动起来十分敏捷,普通人在山路上行走根本赶不上他。在方圆百里范围内,白马姆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不仅因为他是护林员,常常在山里各个村寨走动,更主要的是他年轻时就是附近闻名的猎手。据老年的村民说,白马姆基年轻时身体非常强壮,其他人狩猎都是三五人以上行动,只有他是一人进山。遇到黑熊根本不用枪,用藏刀直接就能与熊对抗,十分厉害,其枪法更是百步穿杨,落入眼内的动物没有跑得了的,因此就数他的猎物最多。白马姆基说,自从83年政府成立了保护区后,他就再也没有动过猎枪了,同时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报名参加了管理局设的护林员职务,从狩猎者变成了保护野生动物者。现在的白马姆基不仅自己不去狩猎,还让三个儿子都参与护林,在巡山时以捡松茸等药材增加经济收入。去年,白马姆基被当地政府评为优秀护林员。

  保护区有1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3年就由云南省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在总面积28万余公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保护区内共有13个乡(镇),48个行政村,73042人。居民以藏族傈僳族为主,多散居于高寒、半高山地区,生活条件艰苦,粮食自给率低。

  保护区内的植物垂直分布异常明显,植物种类繁多,白马雪山特有植物种就有11种。保护区内还分布有98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雪豹、金钱豹等15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黑熊等36种。在八十年代初期,这里的居民主要靠打猎为生,保护区管理局在进行宣传保护动物植物的同时,加大了执法力度。配合有关部门收缴了保护区内群众的猎枪、铁丝扣等狩猎工具,对非法猎杀滇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犯罪分子严惩不贷,使动物资源不断的增长。

  发展社区项目减少对山依赖

  据保护区德钦管理分局项目办主任钟泰说,为了减小保护区内老百姓对白马雪山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消除他们对森林及野生动物的破坏,又让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得到增加,管理局特意成立了项目办,帮助保护区内的群众发展社区项目。管理局出动资金,购来玉米良种,免费提供给村民。改变保护区内传统的木材、薪此利用方式,推广木材替代品,帮助村民免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改变过去烧水方式,降低木材消耗。项目办还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充足蜜源的条件,在村子周边建立养蜂场,实行科学养蜂,提高蜂蜜产量,村民收入明显提高。

  钟泰说,以霞若乡施坝村为例,该村是滇金丝猴栖息地之一,也是德钦县最穷的傈僳山寨,全村280户,总人口为1180人,户均年收入不到2000多元,粮食产量不到500斤。自1998年响应国家政策停伐天然林后,返贫情况十分严重。村里的群众仅靠捡松茸、羊肚菌,挖药材为生,而赚来的钱又都要用于买粮食。实施社区项目后,粮食产量增加了200余斤,收也增加了几百元,为认真执行停伐天然林的政策,该村所有的猎枪和猎具都被全部收缴,通过各级政府和保护区的大力宣传,全村的保护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生态保护被写进村规民约里。而以此同时,该村山上原来的两个滇金丝猴种群,估计数量在400多只左右。而今这里的滇金丝猴的数量比8年前增加了3倍。黑熊、豺狼、林麝、马鹿等野生动物明显多起来,有的竟成了村里的一大害。因为这些野生动物,村里每年有十多亩地颗粒无收,每年至少有30到40只牛羊进了黑熊和豺狼、豹子的口。很多农户每到11月底就断粮,很多孩子甚至上不起学。居住在保护区里的群众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保护了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头牛仅赔70元 一斤玉米七分钱 人身伤害无赔偿

  赔偿标准有待提高

  生活在白马雪山保护区里的农民有七万人之多,每年都不断传来有人被黑熊抓伤咬伤,庄稼被破坏殆尽的事件。使原本生活就非常贫困的他们生活越发艰苦,为保护野生动物,放下了猎枪,为保护森林资源,放弃了伐木,遇到国家保护动物时,他们连自卫的权利也放弃了。但当他们的人身及财产受到动物们的侵害时,他们又能获得多少赔偿呢?日前,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谢红芳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酸地说,2004年,政府拔了6万元用于牲畜、庄稼受野生动物损害补偿,现在提高到了12万,但这是杯水车薪。

  而在全省,据省林业厅统计,去年野生动物在全省范围内造成5人死亡、27人受伤,4千余头(只)牲畜受到伤害,大量粮食和经济林木受损,因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高达2693万元。我省一年安排有350万元专款,加上地、县配套经费,总计投入434 万元作为野生动物肇事专项补偿经费,但比起2600多万元的损失却远远不够。

  调查 咬死一头牛仅补70元

  夺松村距离霞若乡政府有20余公里远,简易公路只能到达这里,要走到边玛次里家还需步行5公里,沿着山间小道往身上行走。在高大的藏式土坯房前,捡松茸回来的边玛次里抖抖身上的露水,为在他家门前等候多时的记者开门。边玛次里说,由于松茸大量生长的季节还未到,这次上山一无所获。边玛次里的家里没有一件家具,所谓凳子就是用牛皮缝制的布蹲。边玛次里边磨酥油茶边和记者聊天,家里除了房子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在去年他还喂了七只羊和两头耗牛,在上山放养的时候,两次遇到黑熊的攻击,羊和耗牛全被熊咬死,现在一头牲畜都没了。事后,他把损失报到了保护区管理所,管理所按一头耗牛70元、一只15元的标准对他进行了补偿。对于这个标准,边玛次里很大度的说,牲畜是被黑熊咬死的,管理所经费很紧张,又要帮助大家建太阳能等,能作出补偿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按照市场价,一头耗牛少说也要卖个3000来元左右,一只羊也在600元以上。牛羊被咬死后,在庄稼还没有收割的季节,边玛次里一家的生活就出现断粮的危险,没有办法,才在松茸还未长出来时就去碰碰运气,有时候能捡一点药材回来,才免强能维持生计。

  伤者:人身受损没钱补偿

  牲畜被野生动物咬死,补偿很低,同样,庄稼被毁坏的补偿标准也很低。据保护区霞若管理所所长扎史其统计,霞若管理所是去年由原来的茨卡通、夺松、霞若、各么茸等四个管理所合并而成。在2004年和2005年,四个所人身受损医疗费,牲畜咬死、庄稼受损补偿费总的才补了49600元,在这两年中,玉米被野生动物毁了38万斤,土豆、荞子、青稞等损失30万斤,蜂蜜3800斤,羊303只,牛181头。玉米是按照7分钱一斤来补偿,远低于市场价7角左右10倍,其他作物土豆等基本没有补偿。

  保护区内的村民在受到野生动物伤害时,根本谈不上补偿。前文中被黑熊抓破头皮,咬断食管的村民黑布茸说,除了治疗费用一万八千元是管理局付出外,没有获得一分钱的补偿,黑布茸至今进食都要依靠医用插管。事件发生后,霞若乡政府发动干部群众捐款,为黑布茸捐了800元钱,这800元他一用就是三年。据了解,在近五年来被黑熊咬伤的5人中,除去医疗费外,没有一人获得人身损害补偿。

  乡政府:农民保护了动物 谁来保护他们

  霞若乡乡长龙勇奇说,这里生存条件本来就很艰苦,老百姓辛苦一年的收成却被野生动物毁于一旦。在过去,这里的百姓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伐木和狩猎。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他们放下猎枪和斧头,完成了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75.5%以上。但随着野生动物安全栖息环境的改善,一些猛兽在饥不择食、狭路相逢或遇到它下崽时,它会主动向人类发起进攻,而主动攻击牲畜则是它们的本能,因此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龙勇奇说,在云南勐养保护区,有一村民为保护将要成熟的庄稼,就在自家责任田周围拉上电网,试图把野生动物隔离在庄稼之外。结果有前来觅食的小象被电死。此村民被拘留了15天,罚款500元,并被作为反面典型在各村寨宣传。白马雪山实施全面封山禁猎禁捕以来,各种野生动物的数量成倍增长,因而近年来发生的野生动物伤害人畜案一年比一年多。农田和农作物遭毁坏的情况也屡屡发生。熊与豺狼等猛兽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伤害了动物,人们就违法,要受到严惩。所以动物与人狭路相逢时,为保护动物,村民们连自卫的权利都放弃了,受野生动物伤害案件的在增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人身财产得到应有的保护,人的生存发展空间与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已发生了激烈冲突,这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紧迫而又繁琐的难题,仅靠地方政府的力量已经无法解决。

  管理局:补偿经费远远不够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红芳说,以前保护区管理局的经费支出都是由省里面进行预算,现在下放到了迪庆州财政,这使得原本经费就不足的管理局变得举步维坚。迪庆州财政本来就严重赤字,但州政府十分重视白马雪山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把原来只有6万元的补偿提高到了12万元,这只是杯水车薪,补偿农作物损失都不够,人身伤害的补偿就更没有办法了。但是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农民觉悟却很高,通过多年来不间断的宣传,他们已经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破坏了生态平衡就是破坏了自己的家园,因此一直也没有谁受到伤害后找管理局要补偿。谢红芳说,每次进到山里,看到村民生活艰苦,他的心都十分痛苦,村民为了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生活水平却在下降。为了让村民受野生动物侵害的补偿更高一点,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建立项目,帮助村民发展经济。他认为,光凭政府的有限拔款,是远远不够补偿的。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措施,由国家来作出补偿,使村民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

  据云南省林业厅统计,去年,野生动物在全省范围内造成5人死亡、27人受伤,4千余头(只)牲畜受到伤害,大量粮食和经济林木受损,因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高达2693万元。一方面,这说明保护和爱护野生动物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为。另一方面,面对野生动物的肇事,当地政府与居民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我省一年安排有350万元专款,加上地、县配套经费,总计投入434 万元作为野生动物肇事专项补偿经费,但比起2600多万元的损失却远远不够,应该考虑搬迁部分村民、退耕部分农田。因为绝大部分野生动物伤害人畜、损害农作物的事件多是发生在林农交错地带,这些地方更适宜野生动物生存栖息。

  律师:应扩大补偿资金来源 建立合理补偿制度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何云波律师说,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因为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是可以获得补偿的。但是,我国法律赋予这类受害者的,仅仅是取得政府补偿的权利,而不是获得政府赔偿的权利。从法律角度来说,补偿和赔偿在是不同的概念。对于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致害的"补偿"标准,目前国家尚无统一规定,各个地方的规定和补偿标准亦不一样。按照我省规定的标准来看,医疗费和误工收入的补偿标准与损失相当,和国家法律规定的一般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差异不大。但是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的残疾补偿金、死亡补偿金以及财产损害补偿金与一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的赔偿标准却有极大的差距。尤其是对财产损害的补偿标准是按照当年的政府补偿费用与实际损害总额的比例计算。也就是说政府补偿费的多少决定了财产损害的补偿标准。一旦政府补偿费与损害总额相差过大时,就会出现补偿标准过低的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一头羊只补偿15元,一头牛仅补偿70元的原因。

  这样的补偿结果是不利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的。国家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其实质还是给人类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如果因为保护动物而不顾及当地居民的利益,就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目的相违背了。同时,过低的补偿费,势必会挫伤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在自身利益受损得不到合理补偿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防止损害的发生,这无形中就将人们引向了与保护野生动物相反的路上。因此,保护野生动物需要考虑扩大补偿资金来源,建立合理的损害补偿制度,以激发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本报记者 浦仕翰 文/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