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乙脑已进入高发季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10:46 扬子晚报

  专家提醒市民,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少年儿童是乙脑的主要发病人群,低龄儿童最好注射疫苗。

  本报讯卫生部近日公布《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称,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现在,已进入了乙脑的高发季节。南京市第二医院传染病专家提醒说,市民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低龄儿童最好注射疫
苗。

  据南京市第二医院魏洪霞副主任医师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的7、8、9月份为乙脑流行期。因为此时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适宜蚊虫生长繁殖。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禽、家畜为主要传染源,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据调查,乙脑通常先在猪中间传播流行,然后才在人群中流行,少年儿童是乙脑的主要发病人群。

  据介绍,在乙脑流行区,低龄儿童因缺乏对乙脑的免疫力,感染后较易发病,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约占总病例的80%。在非乙脑流行区,人们都缺乏对乙脑的免疫力,一旦有乙脑流行,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魏洪霞副主任医师指出,乙脑潜伏期平均10—14天,大部分患者起病急,出现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3—5天后,患者体温很快上升到39—40℃左右,重症病人会出现颈部强直。发病第4—7天,病人体温越来越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魏洪霞副主任医师提醒说,乙脑患者的病情多凶险,病死率高。但早发现,及时抢救,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在夏秋季节,当出现疑似流脑症状时,要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救治。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预防接种,同时开展灭蚊、防蚊工作。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染,接触病人者无需观察,但对患者居住地周围50—100米范围内需使用药物快速灭蚊,消灭带毒的传播媒介。

  (嵇旭东蔡蕴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