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棵树怀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02:04 新晚报

  王少梅

  我中学毕业后,基本上就走出三棵树地区。前些日子,经过三棵树地区铁路托儿所,见旧日的院落房屋还在,只是破旧不堪,已成了在建小区的工棚,像极了一个已经皱巴了的老人。

  听老人讲,建国前,三棵树地区是日伪统治区,多数房屋及公共设施都是那时的日本人建的,他们把持着这里的铁路命脉15载。史料记载,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同年接管了呼海铁路。1934年4月,成立哈尔滨铁路局(后改称哈尔滨铁道局),隶属于设在奉天(沈阳)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4年,拉滨线(自吉林省拉法至哈尔滨市的滨江站)建成。1935年3月,苏联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以1.7亿日元的代价将中东铁路全线卖给日本。至此,哈尔滨铁路便完全落入日本人之手。

  1946年,哈尔滨解放。1952年底,中长铁路结束,成立新的哈尔滨铁路局和哈尔滨铁路分局。将拉滨线及三棵树地区各站段又划归哈尔滨铁路分局。

  围绕着三棵树地区铁路枢纽,日伪时期除了建火车站、机、电、车、工、水、房等站段,还配套建了医院、学校、幼儿园、俱乐部、商店等一系列社会公共设施。

  三棵树地处城市边缘,人们调侃地称它为三棵树大屯,或许是由于它远离城市中心,靠近原太平区之故吧。这里街道的名称都是由三棵树派生而来的,什么南棵街、北棵街、东棵街,但没有西棵街。我猜想这或许是由于三棵树的西部不归铁路管辖的缘故吧。

  为探明三棵树地名的真相,我查了许多史料并采访了一些“老三棵树”的居民。

  三棵树这个地名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有关三棵树的地名有一个传说,相传三棵树头道街“军属大院”后身,原来是一个大沙岗,沙岗上长有三棵两抱粗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传说,此树生长在龙脉上。1744年,汉人陆氏一家迁居至此,渐成屯落,名为三棵树屯。后来,人们习惯地把太平桥的东部地区称之为“三棵树”。1929年,三棵老榆树被一阵狂风刮倒时,竟无一个人敢轻举妄动。1932年,日本在这个地区修建火车站,命名为“三棵树火车站”,随之三棵树便扬名全国。1990年10月,“三棵树火车站”更名为哈东站。2002年,原太平区政府再次进行广场改造,在此立碑并移植三株榆树昭示历史。三棵树竟然如此神奇!

  三棵树地区的中心地带是南棵街,主街在铁路俱乐部门前。俱乐部是座日式建筑。外观是高举架的平房,剧场内设有豪华舞台,楼上楼下能坐上千人呢。沿街幼儿园、医院、小学,一字排开,四周是铁路家属区。1970年左右,这条主街铺设了该地区第一条柏油马路。

  难忘俱乐部门前夏天的主街道,被浓浓的树阴严严实实地遮盖住。路的两旁以整齐的间隔种着榆树、杨树,那树也是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命的。

  三棵树整个地区几乎都是日本人留下的小平房,结构质量都比较讲究,尖尖的屋顶,高高的举架。南棵街住房的主卧室都是地板地,建有门斗的高级房舍地板直铺到门口,地板块都一尺左右宽,几米长,白桦木质的。居民们发现,有的房屋地板是双层的,相当隔潮隔凉,大概更适合于日本人席地而坐的习惯。住户的地板不涂油漆,用草根儿刷刷得透着木质的本色。屋里多设壁橱,配有木拉门。

  儿时启蒙的铁路托儿所,是一座几百平米大跨度的平房,窗户即高且宽,红油漆就的地板,擦得锃明瓦亮。小学校是以日本人建的一幢平房为依托,另接建一处拐把式的平房。圈在中间的是宽阔的操场,当年留下的猴架子、单双杠、滑梯、秋千、吊环,还有我叫不上名的器械,分布在操场四周。

  如今,三棵树地区人口密集,超出了当年的几十倍,平房已难见踪迹。三棵树中心区域的铁路俱乐部一带还保持原有的格局,但已不再是昔日的风光。铁路的小社会成了历史的回忆。

  (图文作者为哈尔滨铁路局党校教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