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融资融券业务即将开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13:51 法制早报

  资本市场做空机制拉开大幕

  □实习记者 张艳丽

  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闸,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资本市场做空机制从此拉开大幕。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国家放开融券限制,实际上是为未来股市引入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创造条件。

  7月3日,酝酿已久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陆续出台,这表明市场期待已久的融资融券业务即将启动。

  毫无疑问,融资融券业务一旦闸门放开,市场需求将潮涌而至,资本市场做空机制也将拉开大幕。

  “融资融券业务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如果能够作好风险防范这第一步,将意味着开了个好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法制早报》记者采访时说。

  市场欢迎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作为信用交易的一种,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东方证券研究所的宏观策略分析师王如富认为:“这可以说是交易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对于监管层而言,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的完善,使得监管层可以从证券金融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记录中更及时有效地监控市场风险。

  对投资者而言,证券信用交易提供了进行多样化投资的机会和风险回避的手段。

  对于券商来说,信用交易无疑可以放大资金使用规模,使其捉襟见肘的资金面得到改善。券商也可以通过融券服务形成做空机制,其盈利模式也将发生变化。

  “融资融券意味着信用交易在国内正式‘破冰’,无疑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从短期看,可为中行等大盘股发行保驾护航;从长远看,还可为股指期货的推出铺路清障。“上海交大管理学院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杨朝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资本市场出现做空机制

  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闸,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资本市场做空机制从此拉开大幕。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国家放开融券限制,实际上是为未来股市引入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创造条件。

  中信证券市场部研究员李刚表示:“融资融券尤其是融券的卖空机制是以后实施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

  不少市场人士表示,融资融券尤其是融券的卖空机制是以后实施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

  一位即将参与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的证券公司工作人员陈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融券是资本市场发展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各国资本市场均建立了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通过融资融券可增加市场流动性,提供风险回避手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据招商证券私人客户部总经理赵斌介绍,融资融券业务除了能为券商带来不菲的佣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还可以衍生出很多产品创新机会,为自营业务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

  “融资融券业务如果‘开闸’,市场将肯定发生一个质的转变。” 招商证券北京营业部负责人王敏感慨地对记者说:“首先,在股市处于牛市的时候,对客户开展融资,将会增加股票交易量,活跃股市;其次,如果处于熊市,开展融资做空,也能够得到投资收益,市场将不再是单向的;第三,融资融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也有平衡股价和指数的功能,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另外,融资融券业务还会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而券商也可以拿到息差。市场将因此而变得更有味道。”

  构建信用体系以防范风险

  众所周知,新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将取决于市场的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

  中信证券资本市场部李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融资融券业务最核心的问题是信用问题,在目前各行各业信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能否真正推行还是相当不确定的。”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记者表示,对于即将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防范风险应该成为重中之重。开始阶段融资融券不应该成为投资赚钱的工具,而应该当作对冲风险的工具来发展。否则中间就会出现问题。

  “在目前信用体系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花别人的钱来投资,如何防范信用的风险,一定要非常严格。监管部门在制度设计中一定要控制风险,业务纰漏控制的越严格越好。”左小蕾说。

  不难看出,为了控制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防止市场操纵和非正常波动,证监会正在努力通过各种制度约束,来降低由于信用问题而造成的种种风险。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不仅参考境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同时还结合我国实际,对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防范以及证券安全保障等,均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相比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以及健全的相关法规,证监会对国内信用交易机制的要求还是初级的,但是很全面、很严格。”左小蕾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