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只说收益 风险不提 银行窗口能如此吆喝理财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2:35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本报讯投资有风险,进入要小心。这本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我市一些银行在向市民推销投资产品时,却一个劲地夸大收益,对于风险只字不提,目的无非诱使市民掏出钱来。

  日前,根据市民反映,记者来到六安路中信银行,在该行门口显眼位置摆着“告示”,称该行正推出一款双季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高达3%~6%,在告示末了还不忘“提醒”,数量有限,欲购从速。储蓄一年的利率才2.25%,这种产品两个季度收益有这么高?到
柜台仔细打听,工作人员才告知,这是预期收益,银行并不保证。

  据了解,自从光大银行率先在我市推出理财产品以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都相继跟进,一时间,人民币理财、外汇理财风生水起,新产品一个接一个。这些理财产品在促销时,吆喝的无非一个亮点:收益都比同期银行存款高。据一国有银行个银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一段时间,我市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相互媲“美”,期限一家比一家短,收益却是一家比一家高。

  理财产品真的如银行吆喝的那么好?科大金融系张教授指出,事实上,目前我市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基本都只是预期收益,最终收益如何还要看金融机构的理财经验、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情况。他介绍,人民币理财产品虽都是以投资收益稳定的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为“卖点”,但一旦债券的供给量、利率或者汇率发生变化,产品风险随时可能产生。

  省银监局一部门负责人说,商业银行在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时,应该把收益和风险都如实告知投资者。据介绍,银监会日前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警示,要求银行加强对理财业务市场风险的管理,严禁销售无市场分析预测、无产品期限、无风险管控预案的“三无”理财产品。

  针对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往往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银监部门强调,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应充分、清晰和准确,应禁止理财业务人员将理财产品当作一般储蓄产品,进行大众化推销。(藕海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