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席评论:透明又公开 骗局自然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4: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江城子

  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时,广西某高校招生办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三种常见的高校招生骗局,如谎称有“秘密通道”、拿子虚乌有的“机动指标”做文章、“移花接木”瞒差别之类。(《羊城晚报》7月10日)

  高招办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免于上当受骗,戳穿高校招生骗局,人文关怀可表。三种骗术既称“常见”,可见并无多少玄妙可言,防范起来应不难。但我想,骗子的招数决不会只限于上述三种,今年又花样翻新也未可知,所以,尽管言之谆谆,恐怕上当者也不会因此绝迹。知情人说,高校招生之透明,可谓年甚一年,何以总有受骗者?若每个人都长着一双火眼金睛,骗局便无用,设骗局者也会觉得无趣而罢手。因此,破高校招生骗局的急务,或许不在于教考生和家长识骗局,而在于析骗局之成因。

  拜现代科技文明之赐,如今高校招生的透明程度,已非若干年前所能相比。而一些家长仍不免上那些谎称有“秘密通道”、“机动指标”者的当,心理急切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或许与个人“历史经验”有关。虽然走“秘密通道”而至于成功的老例,不过来自道听途说,或许竟是骗子编造的谎言,但心理急切的家长,恐怕还是宁愿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然而,此种路径依赖的形成,也未必没有一点真实的“历史依据”。更何况,在诸多场合,“人情”与“关系”依然威力无比。可见,高校招生制度中曾经发生的变异,至今仍有后遗症,在左右着一些人的心态。

  但家长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并不必然导致上当受骗的结果。设若高校招生过程中果真公正透明得无可挑剔,家长的侥幸心理也就彻底失去了现实依据,自然也就不会有上当受骗之事的发生。而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里。高校招生制度欲恢复公信力,尚须假以时日;而仅以目前的状态而言,也未必就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你说你是公正透明的,不能光自我表白,还得有证明你公正透明的程序,还得有彰显你公正透明的渠道,还得有有利于公众评判监督的平台。

  一些人打着某名牌高校招生的幌子,却回避普通高等教育与远程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等办学方式的差别。等考生去学校报到时,才发现招考的原来是网络学院,甚至只是自考助学辅导班。此之谓“移花接木”瞒差别。人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设骗局者也许是“某名牌高校”的“利益攸关者”,或许竟是“某名牌高校”的“自己人”也未可知。

  高校招生骗局成因如此,骗子屡屡得手的其他所在,或也可作如上观。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